APP下载

柴甘解忧汤治疗帕金森病抑郁35例

2018-02-28马丹丹雒晓东郑春叶

实用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氟西汀症候帕金森病

马丹丹 雒晓东 郑春叶

1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 450002);2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10120)

帕金森病抑郁(Parkinson′s disease depression,PD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1-3],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4-5],近几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与西医治疗手段相比,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持久、治疗之后复发率低的作用优势越来越凸出[6-9]。中医“未病先防”及“已病防变”的观念,启发我们尽早运用中医中药对PDD进行干预及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抑郁症状,从根本上提高其生存质量。中药因其毒副作用小、多靶点的整体调节和协同作用等优点,近几年已成为PDD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柴甘解忧汤为导师雒晓东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对PDD具有良好效果的方剂,通过前期的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其可明显改善SD大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区单胺递质的含量[10],提高海马区BDNF的阳性表达[11],从而改善PDD的临床症状。本研究通过比较临床指标在柴甘解忧汤治疗PDD患者前后的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PDD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PD及抑郁症的中西医诊断标准[12-14],排除标准:各种帕金森综合征及叠加综合征;器质性抑郁、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者;H⁃Y帕金森病分级Ⅴ级者;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有PDD家族史、孕妇或正在哺乳期者;在接受本试验研究过程中又参加了其他临床试验者,包括其他中药、中成药的临床试验及西药的临床试验;正在服用其他抗抑郁药物的;对本试验研究药物过敏者;由于其他客观及主观原因不能严格按照本研究方案要求完成治疗者。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文化水平、H⁃Y分级、抑郁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柴甘解忧汤组:柴胡、枳壳、白芍、甘草、小麦、大枣、远志、石菖蒲按一定比例配伍而成。由广东省中医院药房提供,确保药材质量和疗效。用法用量:以水800 mL,文火煮取200 mL,温服,每日1次,1次/1剂。氟西汀组:盐酸氟西汀胶囊;规格:20 mg/粒;用法:1次/晨;批号:J20130010,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基础治疗:按照患者常规剂量服用美多巴或息宁,125~750 mg/d,口服,1~3次/d。治疗周期:8周。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伦理学相关要求,并获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汉密尔顿(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减分率及中医证候等级评分的疗效指数。次要疗效评价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Beck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帕金森综合评分(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量表的Ⅱ、Ⅲ部分、中医症候主要症状评分比较;(1)HAMD评分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评定标准:痊愈:精神症状消失,减分率≥75%;显效:精神症状基本消失,减分率≥50%;有效:精神症状减轻,减分率≥25%;无效:减分率<25%。(2)中医证候等级评分的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评定标准: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有效:疗效指数≥30%;无效: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级及处理。检验水准α取0.05。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差异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性别、H-Y分级、文化程度、年龄、抑郁程度比较 两组对照比较,性别、文化水平、抑郁程度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H⁃Y分级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比较,由表2可知柴甘解忧汤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氟西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在总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药在客观评价上疗效相当。

表1 两组患者性别、H⁃Y分级、文化程度、年龄比较Tab.1 Comparisons of gender,H⁃Y gradation,degree of education,ag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疗效比较(n=30)Tab.2 Comparison of HAMD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n=30) 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由表3可知柴甘解忧汤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氟西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6.7%。两组比较在总有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柴甘解忧汤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氟西汀组。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Tab.3 Comparisons of TCM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例

2.4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由图1可知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二者均可明显降低患者HAMD评分;两组治疗后积分差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二者在降低HAMD积分方面,疗效相当。

图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Fig.1 Comparison of HAMD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图2 两组治疗前后BDI评分比较Fig.2 Comparison of BD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Ⅱ、UPDRSⅢ评分比较Tab.4 Comparisons of UPDRSII,UPDRSII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Ⅱ、UPDRSⅢ评分比较Tab.4 Comparisons of UPDRSII,UPDRSII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组别柴甘解忧汤组氟西汀组治疗前治疗后差值治疗前治疗后差值t值P值UPDRSⅡ14.37±2.53 9.90±2.28 4.47±0.90 14.53±2.32 11.30±2.25 3.23±0.97-4.279 0.000 UPDRSⅢ17.13±2.36 17.03±2.37 0.10±0.31 17.20±2.31 17.13±2.36 0.07±0.25-0.257 0.797

2.5 两组治疗前后BD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BDI评分比较,由图2可知两组治疗前B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二者均可明显降低患者BDI评分;两组治疗后积分差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二者在降低BDI积分方面,疗效相当。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Ⅱ、UPDRSⅢ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UPDRSⅡ、Ⅲ评分比较,由表4可知两组治疗前UPDRSⅡ、UPDRS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间比较,对UPDRSⅡ的改善,柴甘解忧汤组疗效优于氟西汀组(P<0.05);在降低UPDRSⅢ方面,二者疗效相当(P>0.05)。

2.7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由表5可知柴甘解忧汤组对情志抑郁、精神疲倦、胸胁胀满、嗳气、夜寐不安、健忘及纳差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氟西汀组仅对情志抑郁及夜寐不安有明显改善(P<0.05),说明柴甘解忧汤组对PDD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优于氟西汀组。

2.8 以HAMD评分对不同程度患者的疗效比较 由表6可知在治疗轻中度PDD患者上两组疗效相当,柴甘解忧汤组可减轻轻中度PDD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对于重度PDD患者,柴甘解忧汤组疗效低于氟西汀组。

2.9 不良反应情况 柴甘解忧汤组出现的不良事件有:腹泻1例、头晕1例。氟西汀组出现的不良事件有:头痛1例、消化不良1例、睡眠障碍1例。两组患者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多在治疗2周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在整个治疗期内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主要症状评分比较Tab.5 Comparisons of main symptoms scores of TCM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主要症状评分比较Tab.5 Comparisons of main symptoms scores of TCM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症状情志抑郁精神疲倦胸胁胀满嗳气夜寐不安健忘纳差柴甘解忧汤组(n=30) 氟西汀组(n=30)治疗前2.20±0.55 2.30±0.70 2.13±0.68 2.17±0.70 2.30±0.65 2.13±0.63 2.23±0.68治疗后1.67±0.55 1.93±0.58 1.90±0.66 2.00±0.64 2.17±0.79 1.97±0.61 2.00±0.64 t值-3.771-3.317-2.333-2.236-2.000-2.236-2.646 P值0.000 0.001 0.020 0.025 0.046 0.025 0.008治疗前2.03±0.61 2.03±0.81 2.30±0.47 2.07±0.58 2.20±0.48 2.07±0.52 2.07±0.52治疗后1.90±0.55 1.93±0.83 2.27±0.45 1.97±0.56 1.93±0.45 2.00±0.53 2.00±0.59 t值-2.000-1.732-1.000-1.732-2.828-1.414-1.414 P值0.046 0.083 0.317 0.083 0.005 0.157 0.157

表6 以HAMD评分进行两组中不同程度患者疗效比较Tab.6 Comparisons of HAMD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different degrees 例(%)

3 讨论

现代医学治疗PDD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是西药抗抑郁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依从性差等问题[15]。中药复方是中药临床应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面对不同程度的PDD患者,寻求一种简便廉效的中药复方药物是临床中医师的迫切需要。雒晓东认为,PDD为“肝气郁结,心脾亏虚,久则痰湿蒙蔽心神”所致。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相关,其病机以肝气郁结为中心。柴甘解忧汤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具有疏肝理气、养心安神、祛痰开郁的方子。通过本次临床研究,笔者发现与氟西汀相比,柴甘解忧汤具有明显改善轻中度PDD患者抑郁症状、中医症候及日常活动能力的临床优势,其作用可能与中药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调节机体功能有关,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对于重度抑郁症状患者,单用本方疗效欠佳。由于本研究主要限于单药、近期疗效观察,未进行合并用药研究,且缺乏长期跟踪随访,结论不能体现远期治疗效果,以后的研究可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以便对临床疗效进行更全面的评价。

[1]MEHNDIRATTA M,GARG R K,PANDEY S.Nonmotor symp⁃tom complex of Parkinson′s disease⁃anunder⁃recognized entity[J].Assoc Physicians India,2011,59(15):302⁃313.

[2]KASTEN M,KERTELGE L,BRIIGGEMANN N,et al.Nonmo⁃tor symptoms in genetic Parkinson disease[J].Arch Neurol,2010,67(6):670⁃676.

[3]HESSE S,MEYER P M,STRECKER K,et al.Monoamine transporter availability in Parkinson disease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depression[J].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2009,36(3):428⁃435.

[4]高俊华,孙莉,黄曦妍.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23(10):2576⁃2580.

[5]马丹丹,雒晓东,邹海强,等.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4):7357⁃7360.

[6]马云枝.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36例[J].辽宁中医,2011,38(1):119⁃121.

[7]王兵.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30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0,26(9):30⁃32.

[8]柳东杨.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1):34⁃52.

[9]梁鹦.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38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7):27⁃29.

[10]马丹丹,郑春叶,雒晓东.柴甘解忧汤对帕金森病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3):32⁃35.

[11]郑春叶,雒晓东,马丹丹,等.柴甘解忧汤对帕金森病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及BDNF表达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1):84⁃87.

[12]张振馨.帕金森病的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6):408⁃409.

[13]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9⁃40.

[14]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75.

[15]黄曦妍,刘卓,张巍.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8):509⁃511.

猜你喜欢

氟西汀症候帕金森病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
酸枣仁汤加失笑散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7例
氟西汀与抗精神病药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