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尼木县汤巴拉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18-02-28刘开彬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23期
关键词:矽卡岩铜矿岩浆

刘开彬

(西藏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西藏 拉萨 851400)

西藏尼木县汤巴拉铜多金属矿所在的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全球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的东延部分,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北,其北邻狮泉河~纳木错断裂。冈底斯带为最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尼木西北部地区为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尼木至拉萨一带广泛分布有规模较小的高位花岗岩体和花岗质斑岩体,主体侵位于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岩基中,造就了大规模的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图1)。该区具有丰富、频繁的岩浆活动和热液活动[1]。

图1 西藏拉萨市尼木县汤巴拉地区区域地质简图

1 区域地质

本区位于拉萨~波密地层分区中段,区域上出露地层有中生界三叠系~白垩系和新生界第三系及第四系。受青藏高原南北挤压作用影响,东西向的区域断裂和褶皱构造发育,较大断裂构造有嘉黎米拉~错高米拉山、松多断裂带等。本区地处冈底斯中酸性岩带东段,侵入岩十分发育,遍布全区。侵入岩以复式岩体、复式岩基、岩株和岩脉产出,呈环状分布,岩体的平面露头以近东西向展布的似椭圆或圆形为主,总体组成一个巨大的东西向岩带,与区域构造带方向一致。本矿区位于冈底斯岩浆弧南缘变质带,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动力变质作用次之。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为燕山早期迭加喜山期的产物,岩相大多为低绿片岩相,与区域构造和岩浆作用有关。

2 地质特征

(1)地层。详查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近系古新统典中组(E1d)和始新统年波组(E2n)。此外,第四系(Q)沿河流、沟谷以及地势低凹分布。通过普查工作,根据地层和岩性特征把古新统典中组(E1d)划分为两个段。其中,根据岩性和蚀变特征把古新统典中组下段(E1d1)又划分为4个亚段。

(2)构造。详查区构造十分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主要分布于详查区西侧;详查区皱褶发育较少,总体以单斜为主,但在详查区东南部附近发育有局部背斜。本区以单斜构造为主,但在重点勘查区,发育有由典中组地层组成的南翼地层较缓,北翼地层较陡的短背斜,轴部附近发育近东西向的F22断层。推测该背斜是局部小背斜,可能与深部隐伏岩体向上挤压作用有关,对成矿起控制作用。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汤巴强曲为界,断裂构造发育程度和规模不同,汤巴强曲以西断裂构造不发育,以张性裂隙为主,为规模较小断裂。汤巴强曲以东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以北北东、北北西和近东西向断裂为主,北北东向为一组雁列式排列的张性断层系列,控制铅锌矿化点的产出;近东西向断裂发育于重点勘查区矿床中部与背部,为多次活动的断裂带,对矿区的多金属矿化起控制作用。通过区域资料和穿插关系,初步判断北北东向构造发育较早,东西向次之,北北西向最晚。

(3)岩浆岩。详查区位于板块缝合带北侧,其所在的大地构造位置决定了地壳运动及岩浆的活动特性,在区域上地壳运动明显有着迭次张裂、拼合及强烈转换、走滑扭动特征,并控制着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变。

(4)围岩蚀变及分带。详查区围岩蚀变十分发育,主要发育有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泥化等。其中矽卡岩化最为重要,主要分布于详查区东南侧的重点勘查区内,与铜多金属矿化的形成关系密切;硅化、黄铁矿化、泥化主要分布于详查区北东侧,与铅锌矿化、辉钼矿化、金矿化关系密切。

3 矿床成因

根据现有资料矿区铜矿体具有以下特征:①矿床中的矿体都严格受矽卡岩化凝灰岩和矽卡岩的控制,铜矿化与矽卡岩化关系密切,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出。②矿床中主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并产于与地层产状一致的层状矽卡岩和破碎蚀变带中,且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皆延伸较稳定。③脉石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绿帘石、角闪石、透辉石、石英、方解石等,为一套典型的矽卡岩型矿物组合。④蚀变原岩为一套为含钙质较高的凝灰岩,岩石化学性质较活泼,节理、裂隙十分发育。矿石具明显斑块状、网脉状、脉状、团块状等交代结构构造;矽卡岩中常见有凝灰岩夹层及其残留体分布,显示矿床为交代成因。因此,初步将矿床成因类型定为层控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由上地幔的局部熔融的花岗质岩浆沿近南北或近东西向的断裂通道上侵,侵入到新生代中性、中酸性火山岩地层中,在花岗质岩浆上侵的过程中,对上部火山岩地层产生挤压作用,使地层发生局部变形呈皱褶,地层之间形成层间滑动带。

4 找矿标志

①矽卡岩化为最重要的找矿标志。含矿矽卡岩多数为复杂矽卡岩,即不仅有干矽卡岩,更要有湿矽卡岩;矽卡岩矿物成分越复杂,铜矿化越好。②受一定火山层位控制的矽卡岩、绿帘石、绿泥石蚀变岩为寻找铜矿的有利层位,为间接找矿标志。③孔雀石、蓝铜矿、黄铜矿、斑铜矿为直接标志;④磁铁矿、镜铁矿化为重要的找矿标志。磁铁矿、镜铁矿发育的地段,铜矿化较好,铜含量较高。

5 结语

矿区具有两条近东西向的大断裂带,分布于南部与北部的大沟附近,近东西向的两条断裂控制了矿区主要矿体的产出。断裂为早期形成的层间断裂如F22断层。后期由上地幔的局部熔融的花岗质岩浆沿近东西向的断裂通道上侵,向上的挤压抬升作用形成目前的背斜构造,而F22断层成为背斜的轴部。并为后期含矿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及容矿空间。初步判断背斜构造形成在前而成矿作用在后,矿体在背斜南北两翼对称性不好,北翼矿体更厚大。

猜你喜欢

矽卡岩铜矿岩浆
柴北缘联合沟铜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前景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山东德州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方法研究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广西博白县三叉冲矽卡岩型钨钼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预测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岩浆里可以开采出矿物质吗?
火山冬天——岩浆带来的寒冷
四川省九龙县某铜钼矿矽卡岩与成矿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