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冶炼废水回收与回用处理技术分析
2018-02-28柴兴雄
柴兴雄
(云南滇金投资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企业在进行黄金加工时,产生大量废水,造成环境污染。在废水处理时必须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否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艺废水、酸性废水和含氧废水,这些废水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对废水处理主要利用“回收+回用”的原则,以此达到废水排放的零污染。
1 黄金冶炼废水来源与水质
黄金在冶炼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酸系统在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电除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铜萃取中产生的酸性废水;第二,在洗涤与置换作业中产生的含氧废水。这些废水其主要成分是一些含铬等重金属离子。
表1 废水水质表
2 黄金冶炼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
对废水进行处理要科学合理,由表格可知废水成分的特殊性,所以对废水处理方法为电解絮凝法、吸附法等[1]。在本次研究中,对炼废水中含氰废水处理方法为净化法与回收法。在回收法中,主要为硫酸--硫酸锌法、酸化法、解吸--吸收法等。在废水处理中按照废水处理原则,综合采用多种方法,达到废水处理的最佳组合,以此实现最优效果。
3 黄金冶炼废水处理准则
在黄金冶炼废水处理中,各重金属离子反应原理:
4 黄金冶炼废水回收处理工艺
4.1 废水回收处理流程
铜萃余液与净化酸液共同反应→一段中和→一段浓缩(二段中和→二段浓缩→二段过滤→水回用)→一段过滤→沉淀渣→外排。
(1)为实现二段固液分离,就必须对一段石渣进行中和。首先,废水为酸性水,将其加入到一段中和系统,再在酸性中和系统中进行反应,从而降低水量。本次研究中,系统总共有5个中和槽,通过对1号与3号槽中加入电石渣浆,并将2号槽出水口废水PH值控制在5-6之间,4号出水口PH值控制在6.5-8之间,从而让金属盐类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对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中,采用低浓度料浆浓缩压滤系统,该技术能够将料浆浓度提高,当浓密机底流浓浆返回压滤时,进而第二个阶段。
(2)二段液态CO2除钙镁,戈尔过滤固液分离[2]。在二段处理中,主要有6个反应槽,在1号与2号槽中加入液态CO2,并且和水中的Ca2+、Mg2+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然后通过反应对沉积物进行浓缩澄清,一段处理中利用浓缩机底流浓浆返回为中和剂。在废水中,钙镁离子下降速度也很快,从2000mg/L下降到400mg/L,且有很好的取出效果。
4.2 含氰废水处理工艺
含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含氧废水→酸化(过滤脱水→硫氧化亚铜)→一级吹脱(一级吸收)作用二级吹脱(二级吸收)作用下形成氯化钠→喷射破氧→板框过滤(黄泥外排)→二段除杂→戈尔过滤→浆化作用。
(1)加稀硫酸酸化、二级吹脱二级吸收回收氰化钠。在含氰废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得废水酸化,并按照酸化反应的步骤生成简单的氰化物。当废水中的酸化塔实现沉降,并对硫氰化铜进行回收,在酸化后进入一级吹脱,并在挥发中带走氰化氢,气体进入一级吸收,通过氢氧化钠的中和,并对其进行回收。
(2)二氧化硫喷射融合破氰工艺。这种工艺是净化含氰污水的比较有效的新工艺,改法在反应中,是以铜离子为催化剂的,这种方法的化学方程式为:CN-+SO2+O2+H2O→CNO-+H2SO4。对含氧废水进行回收主要通过二氧化氯喷射法深度处理含氧污水的装置对破氰进行净化,该工艺一共有8个中和曝气氧化槽,分别在1号槽内加入石灰,中和到pH值为9-10之间,在3号槽中,对通入的二氧化硫、空气与污水采用喷射融合技术,让这三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对废水中的金属氰化物进行破除,对破氧后的溶液pH值控制在6-7之间,7号槽内的pH值控制在8-9之间。为使固液得到分离,将中和料浆送入压滤机,并使滤液进入到二段处理中。
(3)二段碳酸钠除重金属、戈尔过滤深度净化。在二段深度处理中,总共有4个中和曝气槽,分别在1号槽内加入硫酸钠与重金属捕收剂,使得钙镁离子与重金属沉淀,将4号槽内的溶液放入到浓密机中,对其进行浓缩,并对溢流到戈尔过滤器的液体进行净化,使得浓密机中的污泥和残渣返回到一段中和的8号槽,对过滤的液体进行回用。
4.3 处理后的水质
废水处理后各项指标要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下面就用表2进行说明。
表2 废水处理后水质表
5 研究分析结论
第一,通过液态CO2对碳酸钠除钙镁,效果非常好,能够有效节约企业废水处理费用,还能有效避开钠离子循环富集。第二,“回收+回用联合处理工艺”对含氰废水进行处理,在处理中利用回收法与进化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氰化钠与废水同时回收。第三,对酸性废水处理后,利用率高达100%。在含氰废水处理中,对各种金属的回收率极高,并有效提高企业收入。
6 结语
黄金冶炼废水回收与回用处理技术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废水重复利用率,降低企业废水处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以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对废水回收与回用,有助于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败之地,进而提高促进我国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