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问题及措施

2018-02-27龙汉东

求知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教育水平学校管理小学教学

龙汉东

摘 要: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当前的小学学校管理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教育水平造成了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管理的问题成为小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期可以真正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

关键词:小学教学;学校管理;教育水平;规范化

规范化的学校管理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舒适与和谐。而相对的是,小学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小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学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充分明白学校管理在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正视其中的问题,进而采取对策,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让小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获得熏陶,提高其综合素质。

一、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阻碍性问题

基础教育改革正在日渐深化,小学学校在迎合其发展趋势的同时,只有更新自身的办学观念及管理理念,才能提高小学的教育质量。只是在推进小学学校规范化建设的进程中,还存在不得不重视的阻碍性问题,可归述如下:

1.管理制度依旧不够规范

在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建设过程中,要真正实现其管理规范化,还需要相对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予以支持。只是当前小学学校管理的管理制度不够规范,而且其管理制度的内容也不夠健全与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1]。即便是在职责范围内的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的参与度也不高。因此,小学学校管理在整体上的管理效果并不佳,容易影响学校的教与学质量,需予以重视。

2.小学学校管理的管理内容不够规范

小学学校的实际管理将学生管理视为主要的学校管理内容,但是却忽略了教师管理。这一学校管理模式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这一被管理者的角色过于鲜明,而教师则被等同于管理者,导致学校的日常管理中缺乏对教师的有效管理。而这一问题就导致一些教师缺乏良好的教研能力,其教学能力也存在不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即便是在学生管理中,也没有做到位,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的管理受到忽视,也没有注重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这些管理上的问题容易限制学生的发展。如师生关系方面的管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学校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但是在师生关系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学生没有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而教师也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影响了教学效率,也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发展。而在素质教育环境方面,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得到熏陶,从而培养其良好的综合素质。而在学校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下,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

3.学校管理密度及安全管理亟待改进

小学的学校管理密度愈高,意味着管理效果愈好。但是目前小学学校管理密度却达不到标准要求,学校在管理工作中的投入较多,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一些学校管理人员人为地降低学校管理密度,以减少学校管理的开支。但是这样的做法却让管理人员必须身兼数职,降低了管理效率及管理质量,其管理责任感更加薄弱,甚至降低了教学的热情。另外,安全管理是学校管理中非常基础又重要的部分,学校应该为小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只是当前一些小学学校的安全管理力度不足,校园伤害事故发生率只高不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也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应对措施

1.实现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化及规范化

小学学校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完善其管理制度,让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为学校管理提供制度支持[2]。同时,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能够发挥对教师的督促作用,使其自觉地完成自身的管理任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其教育任务的质量。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学生对学习产生热情,为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提供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管理人员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弥补管理漏洞,对各项管理措施进行精细化的完善,尤其是要注重明确学校管理的职责,完善激励与奖惩方面的制度,让教师可以在合理的激励制度之下提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改进自身的教学过程,为学生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管理人员应该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与管理方法,让整个学校管理工作可以在规范化的管理规程之下得以顺利开展。

2.以小学学校综合管理推进其规范化建设

学校管理人员应该综合性考虑各种影响学校管理水平的因素,并采取有效对策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第一,学校要注重做好教师管理,注重激发教师的管理与教学积极性,使其可以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及教育理念,要自觉地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注,在良好的责任感引导下,与学校管理相配合,并注重高效完成自身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同时,学校要引导教师有意识地与学生建立和谐亲近的师生关系,充当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怀,从而缓解内心的紧张或陌生感,进而以舒适愉快的心态学习和生活。

第二,学校要注重加强学生管理,营造优良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这一氛围的熏陶之下积极配合和参与学校管理人员组织的校园活动。管理人员应该立足于德育素质与学习能力的培养,组织相适应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这一学习环境中获得良好的发展。而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发展反过来会促进学校管理的发展,管理人员需给予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足够的重视。第三,学校管理人员应该实现精细化管理,对各个管理细节进行优化,以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而教职工在明确自身的职责之后,需遵循相应的精细化规范标准要求来开展工作。需注意的是,要突显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及人文性,从而发挥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优势作用,全面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发展。

3.合理规划管理费用,并强化安全管理

一方面,小学学校管理人员应该注重提高管理密度,以增强学校管理效果。因此,管理人员需对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支出及运作费用实施合理的规划。比如,管理人员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计划表,然后开展详细的分工管理,尤其是需注重对教职工的工作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从而让教职工管理效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利于最终改善小学学校管理的问题。另一方面,小学学校管理人员需注重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在日常安全管理中,需做好安全隐患的巡查工作,及时维修损坏的安全设施。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安全教育课程的开展,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小学生的思想状态及行为动态,及时调解学生间的矛盾,防止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让学生生活在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之中,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阻碍性因素,管理人员必须对问题予以重视,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让教职工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工作,并且积极完成教育任务。此外,学校管理人员需注重对管理费用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学校管理密度,并注重加强校园的安全管理,为学生营造安全、和谐、舒适、和谐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张 涛.关于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问题分析与策略探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34).

[2]郑庆扬.小学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探索[J].学周刊,2017(35):167-168.

猜你喜欢

教育水平学校管理小学教学
教师素质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探讨
教师素质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探讨
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与教育水平关系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加快提升军校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