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人文熏陶的探讨

2018-02-27赵文洁

求知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精神境界小学语文

赵文洁

摘 要:儿童的个性、灵魂以及心智正是在长期的人文熏陶中不断发展的。而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播下人文种子,使学生具备感恩、诚信、进取以及宽容等大爱之心,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文章主要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人文熏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熏陶;精神境界

一、让小学语文课堂展示生命的魅力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其应该像一首歌谣、一幅画卷那样让学生进行体验,学生能够爱上语文课堂,爱上语文这门课程。但是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一味追求“活”,却忽视了真实。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语言感悟到生命的真实[1]。例如,在《雪孩子》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可以让学生朗读一遍,然后加上情感再朗读一遍,让学生感受文化的熏陶。然后教师再从文章中挑出一些比较好的段落,如“在大雪过后,到处都是一片白茫茫,房子上、树上、地上以及花草上都被裹盖了一层白色”。这一句就描写出了下雪后自然界的一种美。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要受到熏陶感染,并且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感受语言的美。由此可见,良好的语文素养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

二、重视学生健康并培养其丰富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心认真感受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情景和情绪,并且将所感应的冲动和感觉保持下来。然后在进行课文钻研的时候,像演员一样将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作品中,深入地感受作品蕴含的情感,这样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情动于中形于外”。而在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可以从语言着手,可以通过范读来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还是以《雪孩子》这篇文章为例,在学生大概了解到这篇课文大概内容的时候,学生必定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如雪孩子是怎样出现的?它的鼻子为什么是尖尖的?而当这些浅显的问题被提出来之后,教师不要急着给学生进行解答,主要是这些问题的提出代表学生还没有深入地了解课文,只要让学生相互讨论和多读几遍文章,他们自然能够找出答案。在学生解答出这些简单问题之后,他们又会产生更多的有深意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直面这些问题,然后将学生合理地引入课文实景中,以此激发学生对美的情感。

三、重视学生独立人格意识的树立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学生看成是一个平等、独立以及自由的个体,并且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情绪等各方面的感受表达出来,自由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同时,这样还能够和作者自由地进行沟通,进而达到一种净化心灵的效果。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质疑,彻底转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锻炼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四、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十分强,而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审美观以及世界观,使学生通过学习去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掌握更多的生存本领,在全面发展中提升自身的素质以及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这样在其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即使不能够成为一个强者,但绝对会成为一个能者[2]。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牢牢掌握这一点,将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有机结合在一起,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操。不过,必须注意的是对学生人文熏陶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只有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长期熏陶,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素养。

综上所述,随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材也是选了很多具备启发人们心灵思考的好文章,这些文章能够将人们人文意识的希望之光很好地释放出来,为人类生活进行照明。小学语文教师在这种背景下应该不断探索,立足于民族母语将我们的人文精神进行弘扬,将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周江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人文熏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版),2018(1).

[2]张金坤.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9):279-280.

猜你喜欢

精神境界小学语文
新时代五年制高职学生精神境界提升研究
推己及人
平淡自然、孤高拔俗——略谈文徵明雪景山水
艺术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