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魅力源自于教学艺术,得益于教学个性

2018-02-27苏朝东

读写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个性语文教学

苏朝东

摘 要 语文课堂的艺术魅力来自于何方呢?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生机和活力,就是语文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能最大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目的。语文课堂教学目的无非是两种:一是向课堂要质量;二是向学生要素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教学艺术;个性化的教学艺术,能刺激学生机体内的各种潜能,转化为创造性,这就是教学个性。可以这样说,个性化的语文教育观,代表语文课堂教学变革的主流和趋势,将取代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观。

关键词 语文;个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G804.83,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8-0215-01

一、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是充满情趣、充满魅力的

语文教材大都是作家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都凝聚着作家对生活的领悟和个性主观色彩。例如,对题材的选择、体裁的运用、主题的领悟、语言的锤炼等,都有作者的个性烙印,语文教材是个性化的产物。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尽力表现作家、作品的“个性美”,努力发掘每一篇材料的“内在美”,从而让语文教学充满乐趣和魅力。

教师的素质和个性教学水平是影响语文學科能否充满情趣和充满魅力的关键。那么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就要有创新性和超前意识。

(一)语文教学要根本改变教学“滞后”的状况。语文课本发下来,有阅读兴趣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教材有求知的“饥饿感”,就已经早早浏览了一遍,甚至数遍,并颇有心得。你上的语文课如果缺乏新意,照本宣科,学生对你上的语文就会失去兴趣,长此以往,则会乏而无味。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教师要敢于用个性去演绎语文材料作品的个性,去重新构筑语文教材那种能让学生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和文学语言的美感的大厦。

(二)发掘新的创意和手法而展开教学。教学不应该满足于一种思路、一种状态,而是用心去寻找多种最佳答案和形象的语言美。包括对词语的选择、语言的锤炼。

二、个性教学的“活力”,能诱发语文教学课堂的“生机”,从而创造语文教学艺术魅力

个性是个人具有的特征。十七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纵观语文课堂教学,大都是千人一面,万众一腔,这种现象自然会窒息个性强的学生求知欲,以致让学生学语文望而却步,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悲哀。现在应该是语文教学大胆呼唤“上自己的语文课,让别人说去吧!”的时候了,教师该大胆去实施个性教学了。个性如有活力,个性会更有非凡的想象力。名句有哲理,个性不同理解自然不同。因此,语文教师要大胆实施个性教学,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示,才可顺利实施课堂个性教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思维的棱角,才会产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多变性,教师的个性教学才会是有源之水,教学才会游刃有余,也才能焕发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

三、“真实”的表述、作文,是孕育“个性”的种子,也是培育“个性教学”耕耘的土壤

语文教师要实现“个性教学”,首先要做到真实的教学。一方面,教师要敢于表现自我。这是“实话实说”的勇气,同时又是衡量教师蕴藏的底气、心理素质、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标尺,也是不断完善自我,追求个性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表现自我。只有善于流露对教材的喜怒哀乐,才有勇气宣泄个人的主观色彩,这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个性。只有如此,学生才会在你的娓娓说道的诱导下,勇于思索、多向思维,才能去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的目的。

语文教师要实现“个性教学”,其次要教育学生真实的作文。因为作文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有个性的创造活力。个性差异的存在,必然产生不同的个性作文。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的习作,大胆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只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良知来写作,才能达到学作文目的。

记得数年前,上海的一位中学生写了一篇《大光明并不光明》的作文。作文中描写了大光明影院有乞丐行乞的情景。光明与黑暗、繁荣与褴褛,形成了反差,习作者善于观察社会,直面人生,一针见血地道出:“大光明并不光明”的感叹。当时,在全国语文界引起轩然大波。批评者、抨击者压过赞同者、支持者。因为当时学生稍有个性的语言,略有个性的表述,就可能会引来“不健康”、“无意义”、“偏激”等评价词语。在今天,张扬个性已经是中学生表现自我和个性的心理需要。学生要表现自己,就必然会去表现自己的个性;宣泄自己,就会自然而然表露自己的个性。是张扬个性,还是压抑个性?这是如今作文教学应该引起重视的课题。

某年高考之时,有位考生果断地写出了《赤兔马之死》的满分佳作,以赤兔马甘愿忠于主人而死来抨击当时社会某种道德的沦丧。这说明学生已经是生活的有心人,才敢于直面人生、社会,才会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才会写出有个性的作文。中学时期是个性发展的形成期。有个性的语文教师更应鼓励学生要全身心投入生活之中,细心观察和思考生活,写出个性的作文。因为生活才是创作源泉。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不管对否,写出来先给予鼓励,然后再启发、引导。学生动笔之前,教师要给学生扩展写作思维出点子,让中学生在拥有自己的知识、思维以及对生活和社会的经验感受的基础上直抒胸臆,大胆写作文,只有这样,作文才会让学生感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多看电视和课外书籍。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就是不可多得的好栏目。多拓展写作视野,只有这样,作文才会有新意。

当然,平时的写作训练要为表现个性,张扬个性创造条件和机遇,让个性走进作文,让作文有中学生自己的烙印和影子,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新作文观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个性的需要,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走出自己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个性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