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2018-02-27张青

读写算 2018年18期

张青

摘 要《黄河大合唱》是我国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它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音乐成就与独创性。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征性、艺术性为我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本文分别从创作背景、曲目结构、演唱情感表达三个方面对《黄河大合唱》的艺术价值进行全面的阐述。创作背景上以抗日战争为全曲的主要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庄严的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曲目结构上这部作品的词写出了中華民族的气魄,音乐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全曲包括序曲和八个乐章,并有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个乐章连成一个整体。在演唱情感表达上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征性、艺术性为我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关键词 抗日战歌;大型声乐作品;感情演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8-0238-01

《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的史诗巨作,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代精神的诠释。《黄河大合唱》自问世以来,一直以其音乐魅力和深远内涵被世人所称颂。《黄河大合唱》不仅仅是一部完美的大型声乐曲,它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在当今社会《黄河大合唱》的艺术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同时期的许多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首合唱曲目,更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

一、创作背景

精美的字画、精致的陶器、悦耳的音乐等等,每一件艺术品呈现在大家面前时,都有其独有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某种情怀。《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在少年时代便受到国民大浪潮的洗礼,走出家乡来到长江边。光未然在走上革命的道路开始,就将自己的生命同全民族的解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报国壮志和救亡天职召唤着他奔向血火战斗的前线。走在黄河岸上,他深深地被震撼了;伟大的黄河,祖国的母亲河,哺育着亿万儿女,记载着岁月的沧桑,奔腾澎湃,一泻千里,冲开一切障碍,汹涌上前,直达大海。这不正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百折不回、一往无前的象征吗?是的,这正是中华儿女的象征。黄河的精魂、民族的精神在年轻的光未然心中激荡,孕育成一组诗篇《黄河大合唱》。此时,身在延安的冼星海听到了光未然满怀激情的朗诵,动情地说:“我一定要把《黄河大合唱》谱写出来。”,病中的冼星海用了六天时间便谱写出了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

《黄河大合唱》这首作品不仅凝聚了光未然、冼星海的爱国情怀,更歌颂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承载了四万万同胞的爱国情。《黄河大合唱》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画面,塑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形象。此曲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之后,周恩来同志说:“为抗战发出怒吼,为人民谱出呼声”,这也是全国人民对《黄河大合唱》的高度评价。在抗战烽火的洗礼下,《黄河大合唱》迅速成长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与此同时以其所负载的精神力量和民族个性,在海外华人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到了和平年代,它犹如一位战功累累的元勋,继续驰骋在国内外乐坛,成为中华民族傲人的艺术财富。

二、曲目结构

所谓“大合唱”就是欧洲巴洛克时期重要的声乐体裁“康塔塔”。康塔塔虽然不具有歌剧那么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戏剧性还是存在的。《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中国的“康塔塔”,也具有这种戏剧性。《黄河大合唱》全曲包括序曲和八个乐章,并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个乐章连成一个整体。各个乐章从内容到音乐形象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乐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一波接一波最终发展到了乐曲的最高点,用朗诵为主线整个衔接起来组成了抗日救国的主题。

三、演唱情感表达

每一个华夏儿女在听到《黄河大合唱》时都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的河,是中国人民不屈不饶永远压不垮的象征。重听《黄河大合唱》,我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怒吼的力量。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新时期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演唱《黄河大合唱》中的曲目?我们知道《黄河大合唱》全曲有八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其不同的结构和意义,所以每个部分的演唱也不尽相同。比如在演唱《黄河船夫曲》时,九曲黄河上船大粗犷的号子以领唱、合唱的形式塑造出来,因此领唱在演唱时不仅仅唱功的要求极高,对于感情的处理要求更高。《黄河颂》由男高音独唱,赞颂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歌词中充满了奔放豪迈的情怀。歌曲第一部分要求演唱者以宽广的气息歌唱黄河的雄姿,第二部分以热情、豪迈的旋律,热情激昂地赞颂了炎黄子孙的英雄气概。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有良好的演唱条件前提下,合理的过度歌曲,使情感表达达到最好的状态。《黄河怨》以低沉凄惨、悲痛欲绝的音调曲演唱,这首曲子讲述了一个遭受日寇蹂躏、失去丈夫孩子、留下“把血债清算”的遗愿而投入滚滚黄河怀抱的妇女的深仇大恨。每个演唱者对国仇家恨、保卫家园都有自己的理解,每每听到这首歌曲还是会有不少的人会为歌曲所流泪。演唱者演唱时用哭腔,设身处地的站在主人公的立场处理情感,表现出满腔的怨恨和对祖国的希冀。《保卫黄河》这首曲子相信很多人都会哼唱几句,它的旋律具有进行曲风格,雄壮有力、明快简洁。但是我们往往在演唱时只顾及到歌曲的气势磅礴有力,而忽略了气息的处理,断字断句彻底明了,感情处理要细腻,从开始的阐述到后来的激情澎湃。

整个作品虽然没有像歌剧那样,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它却有一个严密的戏剧性构思,给人一种强烈的戏剧冲突。作品展示了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激化这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这种矛盾的展示、激化、解决正是其戏剧性所在。它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其巨大的艺术价值为我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