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2018-02-27杨保良

读写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杨保良

摘 要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对小学阶段朗读教学提出了要求与规范。在朗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还需要通过朗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涵。通过朗读教学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能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增强学生对文章语句的感悟和体会,促进阅读效果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与指导,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做好学生朗读指导的工作,通过教会学生良好的朗读策略来提升其语文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8-0230-0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朗读时间较为缺乏。结合我国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现状来看,由于课堂时间比较有限,而教学任务较为繁重。在高效课堂的要求下,很多教师都会选择在课堂教学中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对于朗读缺乏足够的关注与重视。通常一节课中很少会抽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阅读教学大多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展开。朗读时间被压缩导致朗读的效果和作用难以得到发挥和体现,只是成为过渡环节。

(二)朗读范围较为局限。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朗读内容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限制,阅读对象仅限于课本教材,缺乏对阅读范围的拓展与延伸,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导致朗读的范畴被限定在小范围内,课外读物十分欠缺。尤其在一些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课外读物更是欠缺。除此之外,课堂朗读的对象也不够灵活,教师倾向于让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示范朗读,导致朗读对象范围狭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朗读能力自然无法得到较好的提升,不能够有效的通过朗读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三)欠缺有效的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教学,或者是指导的方式过于单一化和机械化,通常都是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大声的朗读以及流畅的朗读等。学生在听到这些指导时很难做出相应的调整,大多是感觉习以为常或者是无动于衷。因此,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和精髓,例如通过示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模仿和体会,提高朗读的效果和水平。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策略

(一)教师示范朗读,带动学生模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朗读时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引导学生能有感情的进行文本的朗读。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显得比较重要。在课堂阅读中若想发挥朗读的作用,首要的是教师能够进行示范带读,通过热情饱满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与动力。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文章材料的特点,选择用合适的朗读方式来进行示范,摆脱掉平时的形象,投入文本阅读中,通过真情实感的示范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带动。例如在阅读《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时,教师应当充满感情,真情流露地表达出对母亲深沉而又浓郁的爱,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感染。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模仿朗读,通过学习教师的语调和状态来帮助自己融入文本内容中,以此达到较好的朗读效果,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二)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升朗读水平。在朗读过程中,通过一些技巧能够较好的提升朗读的效果和水平,既包括内部技巧,也包括外部技巧。所谓内部技巧指的是注重对阅读材料情感和把握和内涵的理解。而外部技巧更倾向于对语音、语调、停顿以及节奏等方面的把握和掌控。通过技巧的有效运用能够达到较好的朗读效果。如果学生缺乏对文章情感的了解和背景的掌握,外部技巧即便運用的很娴熟也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只有通过情感的投入以及适当的示范以及纠正,才能够帮助学生领会朗读的技巧和正确方式,进而声情并茂的朗读,发掘文章的精髓与内涵。例如在朗读《中华少年》这篇文章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然后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带着充沛的感情来进行朗读,朗读中要能够体现出对祖国发自肺腑的热爱与骄傲,再恰当的运用停顿、换气以及重音等技巧,达到较好的朗读效果,提升朗读的水平。

(三)结合文章创设情境,激起情感共鸣。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文章的内涵与深意,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在感悟文本深意的前提下,借助多媒体教学等形式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情境和氛围中更好的体会文章,激发内心的共鸣与感触,使得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深的体会与感悟,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朗读过程中,产生朗读的欲望和动力。通过多媒体方式为学生展示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创设良好的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通过恰当的朗读技巧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发挥朗读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山雨》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山林里下雨的视频,再播放一些舒缓悠扬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到宁静幽深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体会山雨的韵味。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示范朗读、创设情境以及技巧指导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朗读指导的策略与方法,以期能够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魏丽娟,曲晓东.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才智,2015,22:179.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