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改革 教师先行

2018-02-27范鑫

读写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观念改革课程

范鑫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意图,用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新课改下的教师。

关键词 课程;改革;观念

中图分类号:C41,D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8-0049-01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用实际行动保证改革

新课改下,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因此,作为教育者应当由传授知识型向解决实践型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上。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学,重知识灌输,轻方法教育和能力培养,这种“填鸭式“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这个学习主题,想方设法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谈对所学知识的见解,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然后发动学生一起参与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拓展学生知识,实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结合。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的束缚,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的讲解,对一些知识性内容要放手让学生自学,给学生留足时间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重点、热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三)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问题探究过程中,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索者”。

三、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在新课改下,教师要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化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形成化学概念、原理以及掌握物质性质的基础,也是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而新课改下的化学实验无论从目的意图还是操作步骤都作了较大的改变。因此化学教师尽快要了解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所有的这些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提高是密不可分的。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才有勇气在实际工作中以新课改的要求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于一些基本理论内容,单靠教师的说教,学生会听得索然无味甚至根本不听。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理论内容不再枯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能激发学生兴趣,拓宽视野,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教师要不断总结、反思,在经验教训中取得进步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成果的客观评定,离不开教师的反思。所谓教学反思,其实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与总结。我们主张教师反思,不是空谈理论,空喊口号,更不是不切教学实际的盲目争辩,而是为了让反思的成果成为一种经验,一种智慧,以求更好地指导和改進今后的教学工作。

总之,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实现课程改革的效果。

猜你喜欢

观念改革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