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大考”映射国家治理之变
2018-02-27
自1月22日起,我国遭遇了今冬以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一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全国多个省份不同程度受災,中东部不少地区的气温,较常年偏低5℃以上。因临近春节,正值春运繁忙期,各地的生产生活均面临不小的挑战。不过,在这场颇具考验的挑战面前,全国各地有条不紊地予以应对,确保人民群众安安心心温暖过冬。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距离2008年那场席卷中国南方的特大雪灾已经过去恰好十年。今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虽不及十年前那次严重,但也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考验。可以说,面对此次气候灾害“大考”,迄今为止,我们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尤其是,对比十年前的“考试”,此次可谓大大“提分”。
之所以在此次气候灾害中“提分”,反映出中国应急响应能力的巨大进步。在2008年的雪灾中,南方部分地区对大雪成灾没有预期,还有部分地区仅是形成了部门预案,未能调动各部门和社会共同救灾。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来临之前,国家减灾委发出紧急通知,各省市也迅速启动救灾应急响应,尤其是在2008年对于雪灾未能提前预期和应急不足的地区,均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机制,多措并举保障生产生活稳定,对提前预防、有效控制灾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灾害天气发生的过程中,各地的减灾救灾工作也有不平衡之处。比如,有些地区的农村住房、农业生产、交通出行、水电基础设施等依然遭受了较大损失。其中,部分损失确实可谓灾害天气下的不可抗结果,如交通受阻等,但是,在救灾的具体工作中,仍有可以提高之处。在为此次防灾救灾点赞之余,还需审视这些不足,以进一步提高减灾能力和成效。
和大量自然灾害事故中一样,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贫困家庭是此次灾害天气中受灾最为严重的群体之一。这一群体的防灾抗灾能力有限,是防治灾害的短板。
要解决这一问题,绝非靠单一的应急救灾体系便能解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或许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而这也带来深刻的启示:在中国的应急响应能力大幅提高的今天,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机制的具体“招式”无疑重要,同时要发挥这些“招式”的效力,最大化减灾救灾,还需修炼“内功”。
这一内功,便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实上,这也是与十年前相比,此次应对灾害天气“得分”更高的根本原因。比如,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大幅进步,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极大提高了运力,缓解了灾害天气对物流客流的影响;科技水平的提升,如无人机等设备的广泛应用,为防灾救灾提供了更为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大大减少了人员财产损失;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大大缓解了灾害天气对城市生产生活的影响;各部门、各地区管理能力、协同能力的提升,使得救灾资源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配置,防灾救灾更为有的放矢。
中国历来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损失严重,是继日本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因此,更加自觉地防范自然风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必须战胜的诸多困难和挑战之一。
我们始终不能忘记自然风险的存在,不能被国泰民安的日常社会生活消磨掉对自然风险的警惕性,同时决不能让人为风险与自然风险相伴。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能既有效防控自然风险,也有效防控自然风险中的人为风险,将天灾无情人有情变为极端时刻的正能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