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箱灸配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2018-02-27计成
计成
(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中心卫生院,北京 100194)
膝骨(股)关节炎是慢性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发病率较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患者大多数为中老年,同时膝(股)关节炎会随着年龄的增强(加)使得发病率逐渐增高[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膝骨(股)关节炎成为危及我国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由于膝骨(股)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使得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根治该病的方法[2]。研究发现,针刺与艾箱灸在治疗膝骨(股)关节炎中具有良好的效果[3]。因此,该研究以2017年1月—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采用艾箱灸与针刺配合治疗膝骨 (股)关节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过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后,选择该院就诊的膝骨(股)关节炎患者13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65例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骨痹”的诊断标准及辨证类型[4];(2)符合《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膝骨(股)关节炎的诊断标准[5];(3)年龄18岁以上,60岁以下;⑷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2)合并严重心、肝、肾、肺系统疾病者;(3)晚期膝骨(股)关节炎者;(4)合并严重风湿疾病者;(5)合并骨科肿瘤者;(6)中途退出研究者。观察组:男29例,女36例,年龄37~59岁,平均年龄 (52.44±3.17)岁,病程1~9个月,平均病程(5.33±0.48)个月。对照组:男 25 例,女 40 例,年龄 39~58 岁,平均年龄(52.19±3.20)岁,病程 1~10 个月,平均病程(5.39±0.56)个月。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艾箱灸配合针刺治疗;艾箱灸:针刺: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选择患者的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内膝眼、犊鼻、足三里和阿是穴位,对穴位皮下(肤)消毒后采用0.25 mm×40 mm的针灸针直刺穴位,得气后使用提插捻转泻法,然后使用5 cm艾条点燃,放入艾箱后置于患者的双侧膝关节处,使用毛巾覆盖,当患者穴位处皮肤均匀潮红出汗时可以将针取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与观察组患者相同。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I L-1(n g/L)T N F-α(n g/L)T G B-β(n g/L) B M P(u g/L)观察组(n=6 5)对照组(n=6 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8 8.4 7±1 3.2 8(6 4.2 5±1 0.1 5)*#8 8.5 9±1 2.7 9(7 0.2 2±1 1.2 6)*2 3 0.7 2±1 9.3 0(1 4 5.3 9±1 4.2 5)*#2 3 1.2 2±1 8.1 9(1 7 8.9 9±1 5.2 3)*2 5 7.2 6±2 1.4 7(1 5 6.5 0±1 2.3 6)*#2 5 9.3 6±2 2.9 9(1 8 9.5 3±1 4.6 9)*7.1 8±0.4 8(3.6 9±0.2 5)*#7.1 9±0.4 3(4.8 9±0.3 1)*
1.3 观察指标
⑴采用WOMAC积分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活动,评分与膝关节功能呈负比[6]。⑵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早晨空腹静脉血5 mL,在3 000 r/min离心机中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采用 ELISA法测定 IL-1、TNF-α、TGB-β、BMP 水平。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2.0版统计学软件计算数据,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代表,两组间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代表,两组间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积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WOMAC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膝关节疼痛僵硬功能活动 总分观察组(n=6 5)对照组(n=6 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 2.4 4±2.0 8(2.3 5±0.6 2)*#1 2.3 7±1.9 7(4.9 4±1.1 0)*6.1 8±1.0 4(2.0 3±0.5 7)*#6.2 5±1.0 9(4.3 1±0.9 5)*3 0.6 0±3.2 7(8.1 4±2.1 4)*#3 1.2 9±3.5 6(1 4.3 2±2.6 6)*4 9.2 2±5.6 7(1 2.5 2±3.3 7)*#4 9.9 1±5.6 2(2 3.5 5±4.1 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IL-1、TNF-α、TGB-β、BM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膝骨(股)关节炎属于“痹证”“膝痛”“筋痹”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因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引起的,而“不通”是引起膝骨(股关节炎的病理关键[7]。《素问·痹论》中记载有:“痹在骨则重,在于膝则血凝而不流”,(素问痹论无相关记载)《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这些古籍的记载为治疗膝骨(股)关节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多项研究显示,针刺与艾箱灸在治疗膝骨(股)关节炎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促进膝关节内环境改善,促进软骨修复[5-6]。
该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WOMAC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艾箱灸与针刺配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放出局部淤血,刺激新血生成,促进膝关节软骨修复。表2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1、TNF-α、TGB-β、BM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艾箱灸与针刺配合治疗能够加速炎性物质排出,调节失衡的炎性因子,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7]。
综上所述,艾箱灸与针刺配合治疗可有效降低膝骨(股)关节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