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效果观察
2018-02-27王秋香
王秋香
(高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高邮市三垛镇中心卫生院),江苏高邮 225631)
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常常存在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进而易于引发各种并发症,从而严重地威胁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因此,为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取更好的护理措施对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恢复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优质护理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该院针对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共100例)采取了2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发现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显著地缓解疼痛、预防深静脉形成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针对性研究了收治的100例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实际情况,随机抽签并以50例单号作为对照组,其余50例双号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 25例,年龄为25~84岁,平均年龄为(57.9±3.8)岁。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6~88岁,平均年龄为(57.7±3.6)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密切注意患者的体征变化与症状反应、体位护理以及口头的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其具体内容为:(1)术前指导:术前首先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同时向其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原因、不利影响以及防范措施,以引起患者的注意;(2)术中体位护理:为患者按摩大腿和膝盖部位,按摩过程中指导其保持于比较舒适的卧位,以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手术中注意于临近静脉附近部位采取轻巧操作以避免损伤;术毕将患肢抬高至适宜角度以防导致深静脉回流而影响到手术效果;(3)术后功能锻炼:术后,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采取主动与被动活动训练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并于术后6 h为患者按摩患肢肌肉,指导患者进行关节屈伸训练,术后每天为患者定时按摩下肢肌肉并向其讲解肌肉按摩的正确方法,使其肌肉组织沿着静脉血流方向形成压力梯度,从而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每天定时督促患者按时翻身、积极配合下肢训练,以尽快改善静脉回流,包括:股四头肌训练、被动按摩、背伸、足踝部位的环转运动、节律性地对腓肠肌予以挤压等操作;(4)饮食护理:术后,详细了解患者是实际病情与饮食喜好,为其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其饮食当以低脂、高纤维的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高糖高脂、高热量以及高胆固醇类食物,尽量少饮水,每天严格控制食物摄入的总热量,嘱患者饮食方式需以多餐少食为主,禁食辛辣、油腻以及刺激性食物;(5)足底泵与弹力袜的应用:术后当天即为患者应用足底泵以及梯度压力弹力袜等措施以防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足底泵于白天使用,30 min/次,2次/d;夜间可以为患者持续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尽量缩短捆扎止血带的时间,禁止为严重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穿刺,可以问长期输液患者采取颈外静脉穿刺留针,最大可能地避免伤及下肢静脉;(6)低分子肝素钠的注射:每日为患者于皮下注射2 500~5 000 U的低分子肝素钠以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观察其术侧患肢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以及肿胀程度等),若其出现异常情况则及时告知医生予以处理;(7)心理护理: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常常由于长期卧床而易于出现抑郁、浮躁情绪,护理人员要经常与其沟通交流并注意患者的情绪反应,若出现不良情绪则需及时为其采取针对性的疏导方法以纠正其情绪影响,从而使其保持良好的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1)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2)血栓形成率;(3)护理满意度。
1.4 判定标准
(1)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其疼痛程度予以评价,其总分值为10分,分值越低表明疼痛程度越轻;(2)发放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改量表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方式以及护理质量等3个方面,其分值为100分,>85分为满意;70~85分为基本满意;不足70分为不满意。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来比较数据,以χ2检验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手术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疼痛评分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疼痛评分的比较[(±s),分]
分组手术前 手术后观察组(n=5 0)对照组(n=5 0)t值P值5.8 4±0.8 5 5.9 3±0.8 6 0.5 2 6>0.0 5 2.0 2±0.3 3 2.4 7±0.2 9 7.2 4 3<0.0 5
2.2 两组血栓形成率的比较
对照组中,血栓形成8例,其血栓形成率为16.00%;观察组中,血栓形成2例,其血栓形成率为4.00%。两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栓形成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中,不满意9例(18.00%),基本满意16例(32.00%),满意25例 (50.00%),其护理满意度为82.00%(41例);观察组中,不满意 2例(4.00%),基本满意 20例(40.00%),满意 28例(56.00%),其护理满意度为96.00%(48例)。两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科下肢手术常常会伤及患者的结缔组织与细胞,由于此类手术具有较大的切口,使得患者在术后易于发生疼痛症状,而切口部位的剧烈疼痛会使机体形成应激反应,加快了肌肉组织的代谢与分解速度[1]。同时,在此类手术结束之后,患者常常易于形成深静脉血栓,不仅会对伤口愈合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引起血压升高以及各种并发症,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2]。因此,必须为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给予更加到位的护理服务。
对于骨科下肢手术患者而言,以往常常采取常规护理。这种护理方式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预防其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然而其内容较为简单,仅仅围绕患者的病情而展开,对其关注程度不足,因此这种护理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杨洁梅等人[3]的研究表明,采取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显著地缓解骨科下肢手术患者的疼痛症状、预防深静脉形成,而且还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提倡“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旨在通过为患者于整个手术过程中根据其实际病情、治疗需要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并防止不良现象的出现以促进其病情尽快康复[4]。在优质护理中:术前指导可以使患者及时了解手术操作、注意事项以及配合工作,有利于手术的展开;术中体位护理能够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有利于手术的进行;术后功能锻炼可以改善下肢活动能力,有利于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饮食护理可以提升机体素质,有利于病情的康复;足底泵与弹力袜的应用以及低分子肝素钠的注射可以改善足部血流,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提升其康复速度[5]。该文研究显示:手术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疼痛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观察组血栓形成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可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起到更好的预防效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对于骨科下肢手术患者而言,采取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显著地缓解疼痛症状、预防深静脉形成,而且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因此有必要将优质护理推广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