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

2018-02-2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思想

(四川省宣汉中学 四川宣汉 636100)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1.思维及数学思维概述

思维是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包括人类所有认知活动和智力活动。数学思维则指用数学知识及观点来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在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过程中按照数学自身形式和规律对客观事物做出间接概括的能力。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指: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猜想、实验以及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会用演绎、归纳、类比进行推理的能力;会逻辑而又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的能力;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及方法来辨明数学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和精英人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为国家培养这样一批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同时使得每个公民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深刻的思维方式和高尚的道德素养。因此,我们现在的教育尤其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和知识掌握程度的加深,高中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形成了自己一定的数学思维方式,但这其中,仍需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才能形成正确、高效、深刻、灵活的数学思维,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数学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独创性批判性及发散性,才能适应高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的学习模式。

二、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特点

1.高中教学中基本的数学思维

(1)直觉思维即针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进行考察的一种迅速做出反应、省去推理过程的思维方式,高中教师注重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类比思维是以比较为基础的根据两个或多个对象进行类比而形成的一种直观有效的逻辑思维,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高中数学中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知识点,采用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类比分析法,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程度灵活、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

(3)演绎与归纳思维是研究事物一般性与特殊性的思维方式,具体而言,演绎法是从事物一般性的原理出发得到特殊性的结论;归纳法是从事物的特殊性到一般性的推理过程。

(4)归纳和推理思维是发现真理的最主要的工具,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培养。

(5)综合与分析思维,其中,综合法是由原因导出结果,分析法是由结果探求到原因,在数学中常常用来解决数学问题。

2.高中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

结合实际教学,高中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等。

3.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特点

思维的灵活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懂得知识的总结和迁移,学会举一反三。思维的深刻性,能透过问题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内部结构和内部联系,学会深入思考、深入研究。思维的广阔性,能运用辐射式思维、开放性思维从不同角度来研究问题,在数学的学习中尤其要学会用不同的解法来求解问题。思维的独创性,善于分析、善于思考,拥有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的思考。思维的批判性,学会质疑,学会对老师的话进行一番思考,敢于提出疑问,与老师积极探讨。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1.关注学生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激发积极思维

情感因素及心理因素是人类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状况和心理状况使得学生感觉受到关注、自尊心得到维护,这样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促使学生喜欢上课,提高学生上课的活跃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对于数学课知识点环环相扣、灵活多变的特点来说,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尤为重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老师主动关心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激发积极思维。

2.运用不同的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一般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等,教师在上课期间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授课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来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例如,知识点的讲授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问题解决主要采用练习法、分组讨论法、问答法,探究型问题主要采用实验法、讨论法等等。教师长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能高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着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重视训练学生进行定义、定理、公式的推导和证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和结论的揭示过程、方法的思考和形成过程的活动中来,进而深刻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充满乐趣地学习数学。

3.注重解题反思,培养学生的解题经验

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用来解决数学问题以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要学会一题多解、注重解题反思。数学这一门课程是灵活巧妙的,高中学生虽有自己一定的思维习惯,但仍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更好的思维方式。

4.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挖掘学生思维潜能

众所周知,学生在上课的前几分钟注意力并不集中、容易开小差,因此,教师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授课效率。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情境是否有趣味性、是否有启发性、是否有思考性、是否有挑战性和一定的现实性。

结语

本文针对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和一般的数学思想,结合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四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从不同层面和深度培养及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实现了师生积极参与、积极互动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活动,促进整个数学教学的高效进行。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培养思维能力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体育教学中高中学生不良情绪调节“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