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探究
2018-02-27
(穆棱市第二中学 黑龙江穆棱 157000)
一、要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变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自主学习开始走进课堂,以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为指导。关于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问题,这几年来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一直在探讨。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1.学生回归教学主体有其必然性。
何为回归主体?这是一个状态问题,是学生主体的精神形态,它是把传统教学中教手执教鞭填充式教学所夺走的学生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敦促我们老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里本身也包含了学生应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意味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动者,不再是被动者,不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培养新时代的,有独立自我,有创新精神,有胆有识自主探研的人才,再也不能用老式的“填鸭”模式,教师高高在上指挥使学生墨守成规毫无主动地学习了,教师必须从原来的主体地位转变成现在的组织者,而学生则更为主体地位,发挥自我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才可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去研究、探索,纠偏更正反复实践归纳总结,真正的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2.怎样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旧有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变,而取而代之是充满生机的教学新模式,有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应摒弃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教育者一人支撑学生为陪衬的传统教学格局,还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回归,影响着整个素质教育的质量和过程。新教学目标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参考各种资料,证明“自主设疑、合作探究”,“自学指导”等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爱好的充分展现,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养成,但学生同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学习、自主消化,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2)课堂多创设融知识性、趣味性、能力性为一体的活动。
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必须使学生充分展现自已,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如何做到这一点?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兴趣就有参与、就有积极的快乐的参与,就会收到最佳效果。课堂多创设活动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应贴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把学习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易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与吸收。在教学活动处理中要注意通过营造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广泛参与,体验成功的喜悦的机会,理解生活价值及意义。
随着教改的深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改变,教师整体素质也有大幅度提高。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一点尤其在农村表现的比较突出。我在几次听课中就发现这样的问题,其他科目也有存在问题。有的虽不是一言堂,但活动形式少,一问一答式,提问而少,课堂仍死水一潭,仍给人压抑的感觉。学生的情绪调动不起来。有些教师仍放不下架子,高高在上,角色不能转变,与学生之间距离远,关系紧张等等,这一切都严重影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回归主体”在有些地区,重点是农村仍是空谈。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回归主体,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新课改形式的教师不仅是有渊博的学识、敬业精神,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新的教学理念。要有勇气实现角色转变,努力实现从知识传递者到学习的引导者、协作者、促进者。在生活中做学生的父母和朋友,既关心、体贴学生,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回归。
二、要认真阅读教材,联系生活实际。
化学教材中的很多插图的作用是用文字无法代替的。一幅插图蕴含和表述的内容往往用很大篇幅的文字都不能准确而形象的表达出来。在引导学生对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插图所起到的形象化、简易化,直观化的作用是文字所不能比拟的。教材中很多知识和插图都与生活实际关联极大,如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中可联系到用插有双导管、注水的集气瓶收集,从而联想到医疗中怎样应用“集气瓶”实现观察供氧设备中是否有氧,氧气流的速度是否适宜。联系生活实际,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理解、还会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识身边的化学,学以致用,认识到知识是源于生活实践,又反向作用服务于生活的。
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方面入手,现就如何在试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一下心得。
1.创造情境,实验设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思维的自由性、对所探究的对象进行信息分析,得出大量可能的答案或设想的思维方式。
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实验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实验设疑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实验设疑可以使学生由定势思维转为多向思维。解疑答疑过程则可以帮助学生认清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特点,又可以在思考问题的方法上对学生有所启迪,使学生建立起应有的信心。开放性的试验设疑则有助于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
2.增设试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本人认为,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胜过其它教学环节,所以设计、增补一些实验很有必要。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实验,适当增补、改进一些实验,使之更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猜想、敢于做出直接的判断,然后再进行实验分析,检验他们做出的直觉判断是否准确。通过这种方式,会很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我的这些体会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教学中应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运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