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生活化

2018-02-2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政治课生活化政治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 新疆石河子市 832000)

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要求:“提倡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应力求引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案例和问题”来编写教材。在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即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时也强调:“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教材编写还是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都强调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以达到用生活说理、让生活说话的目的,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发现的众多的事物和认识众多的现象,都与思想政治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行使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四本教材,《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从名称上看均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把所学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让生活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让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充分应用于社会生活。而教师和学生面对高考,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经常有“非生活化”倾向,往往注重于从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上去挖掘教材,会把《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作为课程重点,学生大多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有应试教育的嫌疑。因此,基于思想政治课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将生活知识引入到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思想政治课理论,还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知识去解释社会生活现象,分析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课与社会生活实际的关联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我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第一,教学环境中的生活。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正积极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知识。因此,学习不仅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转移和转移,也是学习者积极积累自己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老师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积极收集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源,认真分析教材,创造情境,巧妙地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备课和学习的效率。例如,熟练的运用时事政治是一堂优秀政治课的评价标准之一,它是思想政治课程适时性的具体体现。新闻动态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价值,分析、整理和保存,结合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实现教材知识点的补充,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

第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的衣、食、住、行、用,都有思想政治课生活化的影子。所以,我们在做一个关于政治的案例研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集思广益,明辨是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求真经。例如,《政治生活》教学中,引用环境问题案例分析:“2018年7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将继续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学生从中可以进一步分析认识和把握“政府的职能、政府的监督、人民的监督、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党的性质和宗旨”等《政治生活》相关理论内容。

第三,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在关系,就是教学过程(包括对话、合作、交流)的创造性科目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发展和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所提出或讨论的问题,往往超出了教师的预设,因此教师就应当随机应变,把握好机遇,把它变成课堂大家共同探讨或可以进行探究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合作分析探讨,从而做到让思想政治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当中去,真正能够从理论上去理解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实质。例如,在讲授《哲学生活》“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关系。这个知识点,我引用了“朋友吵架”的例子。挚友的和谐关系代表事物同一性,越是挚友吵架的几率越高,它反映了事物的斗争。这就是斗争是在同一性中,并且受到同一性的约束;一旦绝交也就不会吵架了,事物斗争性消失,意味着变成了陌路人,事物中没有同一性。这是区别和对立的同一个前提;如果吵架之后朋友之间互相谅解,主动解决纷争,会使得关系更加紧密,这说明冲突双方是对立和统一的。因此矛盾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样讲解,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理解,也让学生容易把握矛盾的基本属性。

第四,复习考试的生活化。新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记住知识,而且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正确的情绪态度和价值观。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理论的形式和方法来进行课堂考核,而实现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方式后的复习备考,可以通过设置生活化的考试内容来实现生活化备考测试。如在对试卷问题的设置当中,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可以采用生活中相关的案例进行问题设置。在考试复习和准备过程中,教师利用当前的政治重点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识别所接触到的信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继续进行分析、反思、实践和测试。培养实际探究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一件事,三件事,学会运用,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实践精神,有效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是将思想政治课与课本的内容与实际的社会生产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现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和了解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政治课生活化政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