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盘活乡村教学点美育教学
2018-02-27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中心小学张苗苗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中心小学 张苗苗
山东省高青县常家镇常家学区受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的限制,必须保留乡村教学点。
为了教学点孩子们能够持续、全面地受到专业的艺术教育,依据2017年11月教育部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规定,从2017年开始,高青县常家镇学区实施中心小学艺术教师“走教制”,从本镇中心学校选派优秀学科艺术教师保障乡村教学点的孩子们享受到全面的优质艺术教育。
一、多种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多元整合补充
建立以乡镇中心学校辐射乡村教学点的艺术教育模式,实施艺术教师“专职专任、多校兼课”制度。区域内统一调配管理,实行艺术教师“走教”“支教”“巡教”“定点联系”“对口辅导”等办法,解决偏远教学点缺乏艺术教师的困难。
(二)青年教师与老教师互助学习,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大批年轻教师带着全新理念加盟,带来了生机活力,也带来了冲击。结对互助这条路上永远不是单向的,青年教师要向老教师学师德、学经验;反之在艺术学习这条路上,老教师却需要像青年教师学习专业的艺术知识、活泼的课堂艺术等。
(三)充分发挥县级优秀交流人才资源优势
交流人才随身带来的是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城里学校良好的养成教育模式,这对农村教育教学无疑是一个必要的补充和良好的促进。如常家学区的县级交流教师程老师,是来自高青县双语学校的优秀美术教师,不仅美术基本功扎实,国画、书法也很精通。我们利用这份优质资源,开展镇级美术教师的教研学习,大大提升了农村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注重数字时代的网络美育教育
(一)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艺术修养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文化也深刻影响着校园文化。我们注意到网络美育更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性文化精神特性,充分利用网络美育的互动性、多维性特征,加强网络美育教育,培育小学生识别美、欣赏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美术教参中的配套教学光盘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音、美课堂上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为教学提供活泼、轻松的课堂气氛。教参中的配套光盘集合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智慧,其中的教学课件及优秀课例观摩,给教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让无从下手的课堂瞬间有了很清晰的思路。
三、有机融入,丰富艺术教育内涵
(一)融入地域文化
各教学点充分利用当地艺术资源,如金穗希望小学,借助民俗文化剪纸、二胡,构建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
(二)融入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利用教室、走廊、黑板报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引导学生了解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今天我们上美术课啦,老师还教了有关对比色的知识呢!”常家镇郑庙小学学生王明放学后一进家门,就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学生脸上绽放的笑容,就是对美育工作最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