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018-02-27苏州市立达中学校王乐嵘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乡土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 王乐嵘

爱国主义是品德教育的主旋律,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问题,而爱国主义正是品德教育工作的生动素材。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通过生动的图像来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形成爱国意识,并在未来的发展中积极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地理中涉及大量的地形地势与空间位置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将地理图片与历史故事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寥寥数语中就能够感受到当地几千年间经历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搭配激昂的背景音乐,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

(二)探究式教学法

教师需要设置带有引导性的问题,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分组,使每一组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并最终领悟出该主题下的爱国主义相关内容。

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措施

(一)合理运用国情教育新思路

为了顺应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当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定位,突破传统教育制度的局限性,构建起新的教学体系,引入国情教育新思路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中学地理教材内容看似与爱国主义没有任何的关系,但实际上却能充分反映出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地理教材的国情教育优势,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以达到爱国教育的最终目标。

例如,在有关自然资源的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将教学侧重点放在我国的资源储备量上,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让学生在面对一组组庞大的数字时感叹我国资源储备的丰富,对祖国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再比如,在工业方面,教师也可以采取列举数据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我国近年来工业发展的成果,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人才济济,随之产生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二)注重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应用

乡土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将简单的地理知识升华到乡土教学层面,使学生加强了对家乡地理环境了解的同时,也能产生更加浓郁的爱国情怀。“乡土”本身就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它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学生长期居住在“乡土”环境中,对于周围的点滴变化都了如指掌,因此,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加入主题教学内容,例如,讲到长三角地区的时候,引入苏州园林,甚至可以带学生实地考察欣赏苏州园林美景,观察园林特色“假山堆叠,小桥流水”,了解“一步一景”的含义,让学生感受“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神奇,激发爱乡情怀。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具有操作方便、表现手法多样化等特点,它能够实现图片、音频、文字等的灵活切换,因此十分受现代学生的欢迎。在现代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爱国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黄河”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以及《黄河绝恋》有关片段,带领学生感受黄河奔腾澎湃的波涛,使学生感叹黄河的生命力。利用多媒体可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将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构建起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结语

新课改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学地理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将课程内容与爱国主义进行有效结合,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地理能够充分地发挥国情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乡土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乡土中国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读《乡土中国》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