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生物实践活动选题的思考

2018-02-27重庆市云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汪在权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活动课选题生物

重庆市云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汪在权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课是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然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不完全是义务教育教材上的内容,但又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是对教材的完善和补充。

一、开展实践活动的意义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及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在学习义务教育教材的同时,开设生物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多元性的,既有理论的,也有实践的,既有书本上的,也有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发展的。生物实践活动是来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一门活动课,是师生共同探索研究以及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个案研究,反思教学行为,撰写科研论文等,把积累的经验或者发现的问题,运用教育理论加以分析研究,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的活动。一个具有潜质的生物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同时也是教育理念的实践者。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生物学课标中几乎大部分具体内容后面都有“活动建议”,其中很多都是要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实践活动才能完成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调查、实验、分析和解读数据,并进行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生物实践活动的选题

(一)选题原则

1.科学性

即提出的问题要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的发展规律,课题应切合实际。

2.实用性

即通过主题活动解决学习或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可行性

即应具有解决问题的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

我们的主题活动应做到:范围相对小而明确,问题具体而清楚,要指明活动方法(途径)。

(二)生物实践活动的内容

生物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个性特长)的课程,使学生在初步学习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基础上,去观察、调查、分析、探索各种生命现象,以及用生命科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方面:观测考察(动物种类与数量分布调查和生态环境调查)、实验操作(无土栽培、组织培养)、参观访问、竞赛游艺(生物实验操作竞赛、生物科技实验竞赛)、实践技能(标本制作、苗木嫁接)、社会服务(植树造林、爱鸟周宣传)等。当然,在具体活动项目安排上,应遵循兴趣性、实践性、自主性原则,多安排一些探索研究型活动项目。

生物教师应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帮助、引导学生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年龄、兴趣的主题。如某县有一所比较好的初中学校,受县组织的环保征文活动启示,想组织学生探究该县的环保问题,确定了几个主题,但都没有实质性进展,研究中遇到很多困难。经过总结分析他们认为可能是设计的主题过大,涉及的范围太广,学生无处着手,没有时间去调查,也不懂得科学研究的方法。后来,在学校生物教师的指导、启发下,把研究范围确定在校园。学生经过观察与讨论,确定了“学校环境设计与保护”的主题,并分组从几个相关方面开展研究学校环保问题。

实践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教师需要在这种广域的课程环境中自由、自主、灵活地引导学生选择活动课题,安排活动过程。

猜你喜欢

活动课选题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第12话 完美生物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