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飞扬
2018-02-27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谢家滩镇中心学校王河水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谢家滩镇中心学校 王河水
大多数人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并不透彻,认为语文教学无非就是字、词、句、段及其分析,其实不然,语文中知识博大精深,同时语文的学习对于个人素养以及人格魅力的养成至关重要。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一直是大多数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学生各方面可塑性较强的小学阶段。个性化教学是我国教学改革的新的方向,重在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不从众,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突破传统的条框,全面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从而为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尽管在各种考试中都占有较大比重,但是仍然得不到大学数学生的重视,大多数家长及学生认为语文知识相对简单、易学,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会分配太多的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其次语文教学模式及内容固定化,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扩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往往已经事先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问题,甚至连问题的答案都是固定的、单一的。例如,教师在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时,往往只教学生要懂得谦让,懂得善待别人,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能力下降,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除了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泯灭学生的天性,注重因人而异,尊重每一种思维方式,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和成年人存在很大的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一种观点,并且鼓励学生勇于不同。就《孔融让梨》课文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能会教导学生懂得谦让以及尊老爱幼,但是如果仔细思考,是每一个同学都愿意这样去做的吗?或者懂得谦让真的能让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吗?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面对喜欢的事情,学生除了谦让一种选择之外,还可以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这种做法和想法才能促进一个人不断进步,不断达到高要求,不断得到自己想要的。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相对自由的科目,教学目的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在语文中,往往一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也不是说某一种答案就是正确的,其他的答案就是错误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激励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勇于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并且勇于说出来。例如,教师在传授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时,讲小女孩的脸像圆圆的苹果,这个是一般而言人人都会想到的比喻方式,但是并不是固定的,如有的学生会想到小女孩的脸像太阳、像西红柿、像月饼等,这些都是正确的,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并且对勇于不同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励学生勇于不同,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三、结语
语文由于其区别于数学、物理等理论性科目,有其相对开放、自由的特点,小学是学生思维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科目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21世纪最推崇的精神就是创新,创新能推动个人及社会的进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从小养成。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敢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