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教学例谈
2018-02-27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龙湖分校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龙湖分校 牛 洁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方面出发,因为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是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前提。
一、为学生创造诱发他们创新思维的环境
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不一样的体验,为学生打造诱发创新思维的环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如小学生在学习关于“速度”的知识点时,如果教师单纯地讲速度,学生对于速度的理解会比较抽象,增加他们学习的困难性。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有关速度的情境。如假设自己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发现马路旁边的树木越来越快地向后退,这说明我乘坐车辆的速度正在提升。学生在此情境下展开思考,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意识,创新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对于速度概念的理解。
二、积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意识放飞的阶段,此时的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针对这样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意识,善于去联想问题,发现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增加学生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时,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认识,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测量一个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们经过测量得出内角和为180°,然后教师接着问学生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有什么关系。这时有的学生说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180°小,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比180°大。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经过测量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这个教学案例充分说明了,学生在自己提出见解时,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条件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某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的话:“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这句话是说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发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相联系,这对于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神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学生遇到有关数学的问题,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展开联想,将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快速地过滤,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法。这样的思考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积极有效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针对学生所做的事情采取恰当的鼓励性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加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同时在评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可以获得其他同学的肯定,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数学的学习中来实现。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努力引导学生思维意识的发散,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