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探析
2018-02-27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孙千雯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 孙千雯
合作学习法能进一步保证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体现,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不断推进,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对于本文所讨论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所使用的组织策略则直接决定着合作学习法能否发挥出预期效用。结合现状进行分析,小组分配不合理、教师角色没有转换、小组分工不明确等是这一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本文将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分析,进而提出新的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分配不合理
分组的合理性是决定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结合现状来说,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是通过学生座位分布来进行分组的,而这样的分组方式很有可能导致组与组之间在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差异,小组内部也有可能出现严重的意见分歧,最终导致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教师角色不能及时转换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辅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但由于传统应试型教育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无法迅速地转变自身观念,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过多进行干预,最终会导致学生的交流和思维过程被打断,合作学习在语文课程中应用的目标难以达成。
(三)小组内部分工不明确
小组内部分工应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来确定,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经常会在分组之后将具体的分工工作完全交给学生来完成,进而导致小组内部分学生所承担的任务过多,而另一部分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聆听和吸收,无法有效参与到讨论及交流过程中,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自身的能力自然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合作学习组织策略改善办法
(一)制定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
结合上文中的内容来看,学生是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绝对主体,若教师不能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之前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那么小学学生很有可能会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课本内容的故事情节上,忽略了对具体知识点的学习以及作者情感的分析。想要避免这样的状况出现,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空城计》一课为例,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经过小组讨论之后对空城计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自然就会带着问题完成课文阅读、小组讨论等过程,确保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具体的应用效果。
(二)充分发挥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辅助职能
对于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辅助职能的体现来说,教师可以结合以下几种方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1)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帮助。学生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语文教师则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解决,若学生经过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后仍存在疑问,那么教师就可以适当地给予提示或引导。(2)通过提问等形式激发学生思维。对于合作学习法的应用来说,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应避免直接灌输的教学形式,而应在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思维的同时为小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向。
(三)对小组内的分工进行统筹
对于小组分工统筹工作的开展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首先在每个小组内部选择一位整体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并要求组长与组员共同完成其他合作学习内容的分工工作,进而避免学生自主分工时出现混乱。其次为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深入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教师应要求每名学生都能结合不同的学习目标承担具体的任务,在小学合作学习中对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锻炼,进而达到合作学习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的改善应从明确学习目标、凸显教师职能、统筹小组分工三方面做起,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法才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出预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