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2018-02-27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分宜一小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物体小学生游戏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分宜一小 闵 庆

数学学习的难度较大,对于小学生而言,要较快地适应数学的抽象思维有一定难度。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提升教学效果。

一、改进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出适合探究学习的良好氛围,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理引导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为例,教师在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后,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观察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分析其面积大小,然后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数学转化思想,依照已经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进行推导,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引入生活资源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被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入生活资源,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引入生活资源的方式,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生动性,利用生活化的场景,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例如,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教材中设置了“认识物体”一课,考虑到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教师可以拿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足球、书本等,让学生说出物体的形状,或者拿出一些苹果、香蕉等,让学生数个数,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了物体的一些简单特征;又如,在对简单的加减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妈妈给了小明50元,让小明到超市买20元的水果,收银员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生活资源的引入会使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数学并不高深,在现实中经常会用到,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开展课堂游戏

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做游戏,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物体形状、特征,可以设置“蒙眼猜物”的游戏,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入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通过点名或者自愿的方式,让学生到讲台上,用黑布蒙上眼睛,从袋子中拿出物体,要求其通过触摸来判断物体的形状,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图形的认知。又如,为了了解学生对于数字的掌握情况,可以设置“指令动作”的游戏,在开展游戏前,对教室中的座位进行编号,要求学生记好自己的座位号,然后随机抽取座位号,被抽到的学生在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后,可以说出相应的指令,如“21号跳一跳”,则座位号是21的同学必须立即站起,做出跳跃的动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做好激励工作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使用一些肯定的语言,做好激励工作,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例如,在提问时,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应该给予表扬,即便一时回答错误,教师也应该微笑以对。“没关系” “再想想,老师相信你”等话语,能够让孩子对于数学学习不再惧怕。通过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才智能够充分发挥,继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从小学生特点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其学习兴趣,以此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物体小学生游戏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是小学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