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2018-02-27广西桂平石咀镇中心小学必岭分校537200
广西桂平石咀镇中心小学必岭分校(537200)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作业设计存在不少问题,如作业量大、作业形式单一、作业内容缺乏灵活性等,导致数学作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近年来国内关于如何提高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多。那么,究竟如何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呢?
一、设计分层型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所谓分层型作业,指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有的放矢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还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在课堂结尾环节,教师设计分层型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针对C层次学生(学困生),教师设计以下的分层型作业:“回家后,请找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它进一步认知。”针对B层次学生(中等生),教师设计以下的分层型作业:“5元等于多少角?6角等于多少分?”针对A层次学生(优等生),教师设计以下的分层型作业:“小明去文具店购物,一共买了两件物品。一支铅笔5角钱,一个文具盒5元8角钱。请问,小明此次购物一共花去多少钱?”作业布置后,教师并未直接说明哪份作业由哪个学习层次的学生完成,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作业。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分层型作业的设计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该作业不仅符合新课程理念,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分层型作业让学生完成。
二、设计动手型作业,培养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
手脑并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为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动手型作业,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时,教师布置以下的动手型作业:“请放学回家后,用手中的尺子认真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这样的数学作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生非常乐于完成。放学回家后,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测量起来,在他们认真反复的动手操作下,家中一件件物品的长度被测量出来了。其中,有的学生还用智能手机记录下自己完成作业的过程,并通过微信发送给教师看。虽然教师并未提出这样的要求,但很多学生却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由此可见,学生对完成这样的动手型作业是极为喜欢的。
传统的数学作业大都是纸质作业,属于书面作业,长期完成这样的书面作业,极易降低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在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若能适时变换作业设计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作业,那么他们一定是非常乐意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适时设计一些动手型作业让学生完成。
三、设计变式型作业,深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
为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教师除适时设计上述类型作业让学生完成外,还应积极寻求其他的作业设计形式。在众多的数学作业设计形式中,变式型作业应引起教师的充分关注。研究表明,设计变式型作业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以下的作业让学生当堂完成:“一本书共99页,小明已经看了28页,请问还有多少页没看?”这道题并不难,学生经过计算很容易得出答案,即还有71页没看。但作业并未就此结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教师又对该作业进行变式:“(1)一本书共99页,小明第一天看了12页,第二天看了16页,请问还有多少页没看?(2)一本书共99页,小明还有71页未看,请问他已经看了多少页?”通过这样的变式型作业,使学生真正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深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变式型作业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思维的发散。因此,为提升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教师应因地制宜地设计一些变式型作业让学生完成,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为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教师应积极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数学作业,使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在数学学习上得到真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