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2018-02-27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大郭庄中心校张振如
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大郭庄中心校 张振如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小学数学的方向与愿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因为我们在学习数学概念的时候需要通过计算来引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无论是解题思路还是解题步骤和结果都要通过计算教学来落实。鉴于此,我觉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该遵循以下策略。
一、遵循计算的道理和规律
遵循计算的道理和规律,具体是指通过学生的操作、思考和互动式学习,以及自主的探索交流来理解算理,再借助对算理的理解来总结算法。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些知识点给学生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讲,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或掌握。这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呢?这就是没有遵循计算的道理和规律来进行计算教学。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来做的。比如我在讲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的时候,如讲“24+35”,我先让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2捆4根加上3捆5根是多少根?你是怎样知道的?在这个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告诉我:2捆加3捆是5捆,4根加5根是9根,所以是5捆9根。每捆是10根,所以结果是59。这样在学生诉说的过程中就体会到了“捆加捆”“根加根”的道理。然后从学生的感性认知中抽理出24+35的竖式的写法,归纳出计算法则: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加。
二、说算理和算法,让学生把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
说算理说的是学生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说算法是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说的时候要声音洪亮,大声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到的算理和算法。然后学生板演自己的算法,训练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学生在动口动手的操作过程中不断简化自己心中的语言,最后在大脑中只留下了数字和符号。
三、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有迹可循
所谓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再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以及求出结果并验证结果的过程。
例如,初学用竖式计算“57÷3”时,引导学生在理解每步算理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商-乘-减-比-落”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提高计算速度。
总之,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中的精华,又要不断探索创新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更有效,让学生的数学素养科学的持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