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精粹
2018-02-27
“翠微”其实是山腰
最早见到“翠微”一词,应该是在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一诗中,“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对后两句的解释,大都是“回头望望刚才走过的山间小路,苍苍茫茫笼罩在一片青翠中”。
其实,这里的“翠微”还是解释为“山腰”为好。苍,已经是指深绿,比青翠还要好。在古代,翠微,本来就是指山腰幽深处。《尔雅·释山》里说,“未及上,翠微”,怕大家不明白,郭璞又注曰:“近上旁陂。”“未及山顶”,当然是山腰。由于植被的茂密,山腰多隐藏翠绿深处。“微”就是藏匿,隐蔽,《左传·哀公十六年》“其徒微之”、《礼记·学记》“微而臧”中的“微”,均是此意。
黄山翠微寺(赖少其画作)
山腰是大山的关键之处,这里植被茂密,风景优美,所以也是神仙和隐士的首选之地,唐代那个叫许宣平的神仙,就在山腰生活了一辈子,传言活了几百岁。
李白的另一首诗《赠秋浦柳少府》:“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宋司马光《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八水三川路渺茫,翠微深处白云乡。”岳飞《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这些“翠微”,都应该是指山腰。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翠微”的意思也有了变化,有人用它泛指青山了。唐高适《赴彭州山行之作》“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西游记》第九回“喜来策杖歌芳径,兴到携琴上翠微”,以及毛泽东《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等,这里的“翠微”已经是指代整座大山了。
(文/刘绍义)
古代那些让人费解的官名
大长秋汉代时始设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管理皇后的宫中事务。“大长秋”原是汉代皇后所住的宫名,后来代指官员。大长秋一职多由宦官担任,年薪为二千石,也算是皇后身边的近臣。唐朝以后,大长秋一职不再设置。
孔 目唐朝时始设的一种官职。孔目最初掌管朝廷的文书、档案、收取图画等事务,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档案馆馆长,因其所管之事无论大小,一孔一目均要经其手,故称“孔目”。宋朝时沿设,《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裴宣,便做过这类官,故有“铁面孔目”的绰号。
夷离堇辽代时始设的一种官职,夷离堇为契丹语,意即“统率军马的大官”。辽代契丹政权是八部联盟建立的王朝,联盟的首领称作“可汗”。在部落联盟中,还设有统领兵马的军事长官,他们被统称作“夷离堇”,其地位仅次于可汗。
勃极烈金代时始设的一种官职。女真族的部落联盟长称为“勃极烈”,汉译为“管理众人”。清代时,勃极烈译为“贝勒”,但已从官职转为爵位,与金代有所不同了。
管 勾宋代设置的一种管理、办理文书账籍等业务的官员,各个府、院、衙门都有,算是衙门内的财会科科长和秘书处处长。
虞 候《水浒传》中多次出现“虞候”这一称谓。虞候最初是春秋战国时期掌管渔业的官,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水产局长。隋唐时权力突变,成为太子宫中的禁卫军首领。唐代以后虞候成为军中的执法长官。宋朝时,皇家卫队中普设虞候,相当于副总指挥或参谋长。
期 门汉武帝喜欢微服私访,为安全起见,身边常常带一帮武艺超群的护卫,这些护卫和他们的统领,统称作“期门”。他们平时期(待命)于殿门之外,称之为“期门”倒也名副其实。汉平帝以后,“期门”改称“虎贲郎”。
启心郎 通俗地讲,就是清代的翻译官。清初,朝廷设立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中都有满、蒙、汉各族官员,因各族官员彼此语言不通,所以要设一名翻译,这名翻译就叫“启心郎”。清初,六部中均设有1~3名启心郎。清中期以后,此官被废。
(文/刘 凯)
“火药”怎么与“药”沾上了边
火药,古人把它称为“着火的药”或者“发火的药”。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它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一样,成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火药的发明起先并不是为了军事的需要,它与豆腐等食品一样,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为帝王贵族炼“长生不老药”时偶然发现的,只是豆腐成了食品,火药成了人们打仗的工具。
从战国到汉初,那些帝王及其贵族都想像神仙一样长生不老,于是便驱使一些方士道士炼制“仙丹”,常用的医疗药物硝石和硫黄都是他们炼丹的原料。在实践中炼丹家发现,用硝石和硫黄这两种原料与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就会燃烧,并能产生高热和大量气体,体积也会急剧膨胀,直至发生爆炸,于是他们就将这种东西称之为“火药”了。
由此可见,无论是制造“火药”的原料,还是制成“火药”的成品,开始都与战争无关,它们都是治病疗伤的药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道,火药能够“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
不过,晚唐以后,火药就突破了“药”的界限,由救人的妙药变成了杀人的工具,被大量用于军事中,军事家用火药发明制造了各种各样战争的工具——火器,诸如火球、火箭、火炮等。尽管如此,火药的本性未改,人们仍然把火药称之为“药”。
(文/刘绍义)
“馒头”一词或来自佛经
北方人饭桌上常常离不开馒头,但您知道“馒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兰州财经大学教授高启安认为,这个中国人熟识的词汇最早可能源自佛经。
坊间对馒头一词的起源,一直流传着诸葛亮创立之说。据高启安考证,在宋人高承所著的《事物纪原》中记载着诸葛亮以面粉皮包馅以为人头之事,所以有“馒头”源自“蛮头”的观点。但这一观点由于在魏晋史籍中未有记载,因此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无稽之谈。
高启安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馒头”一词应该是外来语,“馒头”应是由佛经里记载的食物“曼提罗”直接音译过来的,该食物传入中土以后,各地的书写者根据读音写出了符合自己生活和发音习惯的文字,早期的史籍中,将“馒头”写作“公式头”“曼头”“馒公式”, 直到后来才逐渐统一为“馒头”。据考证 “馒”字出现大概在唐代。
高启安认为,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作出相应的改变与融合,饮食文化也是如此,“曼提罗”原本表述的是烤制的馒头,但这类食物传入中原后,与中原传统的蒸作方式相结合,变成了一种本土化的蒸食。虽然加工方式改变了,但仍然保留了原来的音译名称,只不过中原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明了更为表意的汉字,使之看上去更像个食物名称,“馒头”一词也因此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