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往事:老道长倾囊相助西路军
2018-02-27
1937年4月22日,西路军左支队在向导的引领下,经过数日艰苦行军,来到酒泉安西县(今瓜州)境内的蘑菇台子。
蘑菇台子距离安西县城70公里。榆林窟(也称万佛峡)就在这里。这天,天刚麻麻亮,左支队先遣队的100余人到达蘑菇台子。部队就地休息,连长带着两个战士前去榆林窟寺敲门。他们敲了一阵,不见有人回应,便原路返回,途中看到树林后有人忐忑不安地来回走动。那位连长见他的穿戴,便知是道长,笑着说:“叫门没有人应,原来道长在这里……”
郭元亨道长
这人就是榆林窟住持道长郭元亨。见来了大军,郭元亨慌乱不安,又打躬又作揖。那位连长忙上前扶起他,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解释说:“道长,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行军经过这里。天还没亮就打扰您了,请道长不要惊慌害怕!”
郭元亨看着面前真挚和善的笑脸,紧张慌乱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见大军穿戴单薄,裹着破烂毡片,便说:“早晨山里风硬,看我只顾说话,忘了招呼你们。快,快请大家到房子里暖和暖和身子。”说着拉起那位连长的手往寺庙里走去。
上午10时,程世才(1912—1990,1955年授中将)代军长带领的大部队到了。郭元亨说:“贵军远征到此,历经艰险,如有困难之处,请直言相告,贫道必当竭力帮助,义不容辞。”
程世才握着郭元亨的双手,说:“感谢道长的好意,我们转战祁连山中已经40多天,现在到了兵困马乏的地步了。”并指着不远处坐在地上休息的战士们说,“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有粮食,没有盐巴,处境非常严峻。既然道长提到这个问题,我们就直言不讳,请求您给予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郭元亨忙说:“贫道等三人身居山中,虽然耕稼困难,但种有几十亩薄田,粮食牲畜也还有余。今红军远涉祁连,对庙产毫不侵犯,真乃天降义军,贫道甚感钦佩!贫道虽为山野道人,也日诵经文,通晓道理,扶助义军乃是我道门责无旁贷的义务,望长官不必客气。贫道愿奉献粮食、牲畜,以解红军燃眉之急。”
不一会儿,郭元亨便送来两石4斗小麦,6斗黄米,30斤胡麻油。郭元亨又与另外两个道士赶来两头黄牛、20只羊,驮来4口袋硝盐。最后,牵来1匹红色乘马,说:“长官此去西途,任重道远,贫道愿将此马相送,以供长官长途驱使,万望长官笑纳!”
程世才坚持不收,郭元亨定要相送。于是,程世才谢过郭元亨,将马收下。此时,参谋已将郭道长所送红军的粮食、盐巴、胡麻油、牲畜等列成清单,递交程世才代军长。程世才仔细看了一遍,在清单后面签上“程世才”三字。然后,动情地对郭元亨说:“我代表西路军全体将士向您表示衷心感谢!不久的将来,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这张便条请您妥为保存,所送粮油、牲畜,革命胜利后如数归还。”说完,郑重地将便条送到郭元亨手里。
郭元亨大受感动:“我郭元亨十几岁为躲避抓兵,背井离乡,乞讨流浪,辗转河西各县,所见官兵,无不如狼似虎,烧杀掠抢,残害百姓,今见红军纪律严明,秋毫不犯,真是天下仁义之师啊!贫道援助粮油、牲畜,仅为一点小小心意,岂敢有来年索还之理?请长官收回吧!”说着将便条塞到程世才手中。
程世才说:“郭道长解危济困,我们非常钦佩,但我党我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便条还是收下吧!”
郭元亨见红军纪律严明,再无法推脱,便将条子收留下来。当日下午,左支队集合起程出发,郭元亨道长指着身旁一位骆驼客说:“这娃娃姓聂,小名叫毛牛娃,从小跟着他爹拉骆驼,上包头,走新疆,戈壁滩上的路熟,就让他给你们带路吧!”说完与首长们握手道别。
后来,马家军得知郭元亨支援过西路军,便到万佛峡将他抓起来,从住处搜出程世才给他写的便条,骂他私通“共匪”,捆绑吊打,用火烧,同时逼他拿出金钱,可饶他一命。郭元亨无奈,只好忍痛拿出多年来积蓄的3两6钱黄金和100块银元,才算活下命来。马家军走后,郭元亨大病一场。
1961年10月3日,郭元亨请安西县干部胡琏代笔,给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的程世才将军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并请司令员证明自己当年支援红军财物的事情。
12月8日,程世才给郭元亨回信,写道:“您1961年10月3日给我的信收阅。谢谢您在20 多年前红军路过万佛峡那种困难情况下,对革命的帮助。信中谈到解放后生活有了提高,而您能当选为省人民代表和省政协委员,能为人民做些事情,那很好。关于1937年4月间红军路过万佛峡时,您们帮助粮食和牲畜的问题,确属事实。我写信给安西县,特告。今后如有机会去西北,一定前往拜访。祝身体健康!”
12月9日,装甲兵政治部遵照程世才嘱咐,写信给安西县人民委员会,信中写道:“我们接到贵县祁连人民公社万佛峡道士郭元亨老先生给我部副司令员程世才同志的一封信,要求证明红军路过该地时,他曾赠送粮食、牲畜等物。根据程世才同志回忆,确有此事。在革命艰苦岁月里,郭元亨老先生帮助了红军,实为可贵。除程世才同志直接给郭元亨老先生复信外,特致函你们,作为证明。此致,敬礼!”这两封信,至今保存在安西县档案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