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血脂及尿酸水平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分析
2018-02-26宁月季
宁月季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内血脂指标和尿酸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362例,经肠镜及病理确诊为结直肠息肉患者185例为研究组;经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177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肠镜检查,检测血清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结果 研究组TC、TG和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息肉患者的UA水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223,P<0.05),与TC、TG、LDL-C呈正相关(r=0.322,r=0.178,r=0.215,全部P<0.05)。 结论 外周血TC、TG、LDL-C以及UA升高与结直肠息肉发生相关,同时结直肠息肉患者UA水平与血脂指标具有相关性。在诊疗结直肠息肉疾病时,需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培养患者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以减少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尿酸;血脂;肠镜
[中图分类号] R5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34-0043-03
结直肠息肉是下消化道常见病变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结直肠息肉可发展为结直肠癌,是公认的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2],结直肠息肉按照“增生-腺瘤-癌变”的模式演变[3]。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机制以及癌变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有研究结果表明高脂肪及低纤维饮食是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影响因素[4-5]。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内血脂指标和尿酸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发生情况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362例,经肠镜及病理确诊为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组,经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入选标准[1]:接受肠镜检查,确诊为结直肠息肉;对照组入选标准:接受肠镜检查,未发现病变者。两组排除标准[6-7]:①患有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肠道特异性感染、克罗恩病、肠结核者;②近期服用影响尿酸、血脂的药物。研究组患者185例,其中男116例,女69例,年龄22~81岁,平均(57.12±10.98)岁;对照组患者177例,男105例,女72例,年龄20~84岁,平均(58.31±12.2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肠镜检查,由操作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肠镜检查,进镜达回盲肠。患者于住院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5 mL,抽血前空腹至少12 h,采用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物化学检测仪分别检测血清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两组受试者血脂及尿酸水平,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脂和尿酸水平的情况;分析结直肠息肉患者尿酸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以上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血脂及尿酸水平比较
研究组受试者的TC、TG、HDL-C和LDL-C分别为(5.27±1.26)、(1.66±0.49)、(1.15±0.34)和(3.31±0.88)mmol/L,对照组受试者的TC、TG、HDL-C和LDL-C分别(4.71±0.88)、(1.36±0.38)、(1.32±0.41)和(2.92±0.73)mmol/L。研究组TC、TG和LDL-C水平高于對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UA分别为(360.14±75.66)和(323.05±72.54)μmol/L,研究组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血脂和尿酸情况
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脂和尿酸水平,管状腺瘤、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绒毛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组受试者TC、TG、LDL-C、HDL-C和UA水平虽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结直肠息肉患者尿酸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息肉患者UA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223,P<0.05),与TC、TG、LDL-C呈正相关(r=0.322,r=0.178,r=0.215,P<0.05)。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仅次于肺癌、乳腺癌位居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例数位居恶性肿瘤第四位,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皆呈上升趋势[8-9]。肠息肉是指在肠表面突出的隆起,多发于结直肠[10],结直肠息肉的病理类型有腺瘤性、炎症性、增生性、脂肪瘤、错构瘤等,其中以腺瘤性最为高发[11]。结直肠息肉的发病模式为“增生-腺瘤-癌变”,有研究指出超过8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结直肠息肉癌变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多发息肉、绒毛成分含量高、腺体较大等因素[12],早期有效的诊断及治疗结直肠息肉是控制结直肠癌有效手段。
结直肠息肉的发病与饮食习惯、生物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13]。有研究表明,高脂肪膳食以及低纤维饮食可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脂肪膳食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胆汁在肠道中发生转化,进而提高肠道中次级胆酸的含量刺激肠上皮细胞异常增殖,胆汁在肠道细菌作用下释放更多的致癌物质,增加结直肠息肉发生的风险[14]。低纤维饮食使肠内容物排空时间加长,延长次级胆酸以及致癌物质的肠道通过时间,进一步增加结直肠息肉发生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息肉组患者的TC、TG和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直肠息肉组患者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外研究显示高TC和高TG水平与结直肠息肉相关[15-16],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结直肠息肉组受试者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annapalai N等[17]的研究表明尿酸可作为肿瘤性结直肠息肉的风险评估因素,结合结直肠镜检查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血清UA升高可诱发肠道炎症、减少NO合成、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结直肠息肉发生的风险升高[18]。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有关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脂和尿酸水平,其中管状腺瘤、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绒毛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组患者TC、TG、LDL-C、HDL-C和UA水平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息肉组患者UA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与TC、TG、LDL-C呈正相关。人体内脂肪经分解成为脂肪酸、甘油,是嘌呤的合成原料,嘌呤分解后导致UA水平升高,而UA水平的升高将影响脂蛋白酶的活性,进而干扰TG的分解[19];UA水平升高还可刺激脂质过氧化以及LDL-C氧化,进而提高血脂水平[20]。
综上所述,影响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机制复杂,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形成,病患的尿酸和血脂水平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诊疗结直肠息肉时,需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培养患者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倡导高纤低脂饮食,以达到减少结直肠息肉发生率以及预防结直肠癌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温娉妩,王胜炳.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血脂水平差异[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6):36-37,65.
[2] 江小丽,钟劢文,何惠平,等.高脂血症与结直肠息肉相关性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5):74-75.
[3] 李艳萍,李骥,盖小荣,等.结直肠息肉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5):684-688.
[4] 李佳,杨落落,周长丽,等.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4(3):646-650.
[5] Aune D,Chan DS,Lau R,et al.Dietary fibre,whole grains,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J].BMJ,2011,343:d6617.
[6] 王统华,周喜汉.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180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16):2587-2591.
[7] 顾超,顾立梅,奚肇宏,等.结直肠息肉与血脂水平及NAFLD相关性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7):490-492.
[8] 李道娟,李倩,贺宇彤.结直肠癌流行病学趋势[J].肿瘤防治研究,2015,42(3):305-310.
[9]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Colorectal cancer estimated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worldwide in 2012[EB/OL]. http://globocan. iarc.fr/Pages/fact_sheets_cancer.aspx.
[10] 郑杰. 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 1:4-5.
[11] 孔祥东,吴鸣.结直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7):580-582.
[12] 朱代亮,王子卫.结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10):1584-1586.
[13] 张志华.血脂异常与结直肠息肉相关性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2):179-181.
[14] 劉雷,张新,王瑞峰,等.结直肠息肉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5):4979-4983.
[15] Bird CL,Ingles SA,Frankl HD,et al. Serum lipids and adenomas of the left colon and rectum[J]. Cancer Epidemioc Biomarkers Prev,1996,5(8):607-612.
[16] Kim BC,Shin A,Hong CW,et al. Association of colorectal adenoma with components of metabolic syndrome[J]. Cancer Causes Control,2012,23(5):727-735.
[17] Orannapalai N,Attawettayanon W,Kanngern S,et al. Predicting the occurrence of cancer-associated colorectal polyp usingametabolic risk score[J]. Mol Clin Oncol,2014, 2(1):124-128.
[18] 袁萍,张若尘,崔艳欣,等.结直肠息肉与尿酸、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胃肠病学,2018,23(2):98-100.
[19] 王国梁,王福科,张红,等.高尿酸血症与高脂血症的相关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3):142+155.
[20] 陈红艳,邢玉娥.高脂血症、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59-360.
(收稿日期:201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