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及“PBL”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
2018-02-26贺靖
贺靖
摘 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专业岗位的需要,那么教学过程中就要紧密联系这一目标并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有效的课程和课堂改革。课堂教学时间是远不能监控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尤其是技能性课程,更需要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将系统知识模块化,且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基于“PBL”,在每次模块任务开始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前自学、课中讨论和课后总结,并运用“O2O”对学生完成各环节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解决过程疑问,使学生逐渐成为学习主体,从而实现“O2O”和“PBL”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O2O” ;“PBL” ;园林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是与时俱进,伴随课程教学改革、市场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等不断调整的教育。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一直致力于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兼具专业知识、人格素质的培养。“园林规划设计”是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应积极思考如何实现教学环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与统一。
一、“教”与“学”的主要问题
1.“教”的问题
结合我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际,学生在进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学习时,教师在教学中常遇到的瓶颈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与前期的专业基础课无法衔接。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也存在一定问题,经常是“猴子掰玉米”的学习方式,学完一门课程就丢掉一门课程。而“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综合性非常强,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如规范制图、园林历史、计算机制图)和专业艺术素养后才能进行园林设计。教师往往会耗费很大的精力为学生重新补充与“园林规划设计”有关的基础内容,相应的,技能培养的课时就减少了。
(2)课程本身内容广泛,理论量大。通常整个课程体系分成三部分:一是基础理论部分,阐述园林造景、园林艺术、园林布局等,并将规划设计与相关基础课程进行串联;二是园林要素设计,承接“园林设计初步”,从地形、水体、园路、园林建筑与小品、植物等方面分别说明要素设计的方法和要点,通过各要素景观组成特点分析及设计实践,初步了解设计的步骤,为后面的分类综合设计奠定基础;三是分类型的绿地设计,选取典型,如单位附属绿地、屋顶花园绿地、城市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广场绿地等,进行学习实训。若完全参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设计,理论课时量会远超过实训课时,学生也很容易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出现“贪多嚼不烂”的现象。
(3)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参与度不高。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自我管理较差,常需要教师督促提醒才能勉强完成对应的课程任务。而且这个过程往往是应付为主,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学”的问题
对学生来说,学习这门课程也有很多的困难。首先,理论偏多,枯燥无趣。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上理论课,条条框框的知识点,往往是左耳进、右耳出。其次,有想法,但苦于不会表达。在实训环节,课程特点要求经常绘制图形,很多学生无法用专业规范的图纸准确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形成挫败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再次,有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在被动学习的角色里,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往往也就置之不理了。最终,不明白的内容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越来越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导致彻底放弃。最后,对课程目标认识不到位,学习目标不明确。他们无法明确了解该门课程对其以后的职业生涯具体有什么样的影响,不知道到底通过课程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问题,我们势必要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
二、“O2O”“PBL”基本概念及其模式特点
现代教学改革中,更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大学专业学习比高中以前的基础学习的针对性更强,也更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基于问题展开教学,提高教学环节的学生主动参与度,激发学生在情景教学中带着问题去思考,最后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2][3]。目前使用的《园林规划设计》教材,就是将整个知识体系打破,建立项目化结构,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体现学生的核心地位。
O2O(Online To Offline)是最近幾年一直在提倡的“互联网+”的一种教学模式[4][5]。利用互联网,建设和丰富网上资源,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破传统的“学”,借助互联网媒介随时进行学习,也能随时将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也可以将节省出来的课堂时间用于更多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中。
两种教学模式都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结合我校目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瓶颈,利用“O2O”和“PBL”,重新构建新的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以问题为先导、以自我为核心地进行课程学习。
三、如何将“PBL”和“O2O”应用在具体课程中
想要实现“PBL”和“O2O”的教学模式的融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PBL”,让学生基于问题展开一个完整知识模块的学习,然后加入“O2O”教学模式,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学生学习的动态管理。下面,我们以高校校园绿地规划为例,介绍如何融合应用这两种模式。
1.课前自学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一大特点是理论知识广而实践能力要求高。以往教师会在课堂上耗费很多的时间在学习基础知识上,这种方式在高职院校的适用性不高,学生积极性也不高。所以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将这一部分的理论内容与“O2O”和“PBL”结合,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把握和验收学习过程和结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提出问题:校园绿地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的哪个大类?校园绿地又分为哪几个类型?分类依据是什么?什么类型的校园绿地景观形式最复杂,为什么?高校校园绿地的景观内容有哪些?高校校园绿地的功能分区有哪些?各分区景观特点及注意事项是什么?记录并分析你认为最好的一处校园景观,并说明原因。
问题的提出,是让学生们在自学该章内容的时候有目标可以遵循。学生们通过查询资料、翻阅教材、实地调研等方式解决问题后,对所需了解的知识点也有所熟悉了。这个过程就是基于PBL的教学模式的应用。问题提出的形式可以多元化,比如上述的问答式,或是选择式、判断式、调研式等,但一定要选择贴近学生日常学习习惯的方式,操作性要强。在此过程中,学生除了完成课前作业,可能还会碰撞出一些很好的想法。另外,在这一过程的实施中,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要注意把握,要精准覆盖重要的知识点。
(2)和教师交流问题,学习的过程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后应该也要充分的交流。这一过程主要依循的是“O2O”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定要提前布置课前任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收集资料。同时学生需要一个有效的途径及时和老师沟通交流,确认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及时沟通和拓宽思路。对学生来说,及时收到老师的鼓励或者正确的指导,能直接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及学习质量,为后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也需要及时指导和监管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确保任务完成的有效性,这个过程减少了教师课堂理论教学的时间。我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平时学习中,让每个学生直接明确自己的问题是什么,从而得到老师更有针对性的解释和指导。
通过“O2O”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化问题有所了解,更利于因材施教;通过记录和汇总,也能更清楚地知道学生真正的困难是什么。
2.课中讨论
根据任务复杂程度,分个人或小组,组织课堂讨论活动。以校园绿地为例,讨论活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对学生们选择的实际校园景观进行统一讨论和分析。课前活动布置每人选择一处认为最好的校园景观进行分析。课堂上先由汇报人说明选择此处的原因,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是不足的,然后再组织其他同学说明是否有不同意见,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教师还可以统计出学生们选择率最高的地方是哪里,大家为什么都喜欢这里。前期选择时,学生会有一定的思考,再加上课堂讨论的过程,会让这种浅层思考得到转化和深入,这样学生们对于校园景观的理解也自然深入了。
另一方面,在前面的讨论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引入校园绿地设计的内容。选择校园内一处合适的空地进行景观改造,而这个活动过程采用“PBL”的教学模式。由教师确定设计位置、空间大小、设计主题、注意要点等内容,学生再根据这些限定内容去思考。课后引入“O2O”模式,学生和教师相互积极沟通自己的想法,首先完成初步构思,再按照制图规范完成校园景观初步设计的相关图纸和设计说明书,最后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提交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积极自主思考。
3.课后总结
各组或各成员提交设计成果后,一定要进行课堂总结,总结在此次模块设计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等。这个过程可以让各位学生结合自身情况了解自己在任务完成过程存在的问题,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重复以往的错误。对于完成情况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单独与其说明主要问题,给予其适当的课外辅导。
四、结语
综上所述,“O2O”及“PBL”是兩个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可以有效结合,并能应用在“园林规划设计”的课程中。两种教学模式的提出,是符合我校专业建设方向、课堂改革号召的,甚至可能会成为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转型的一个新支点。通过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设计好课堂环节,增强课堂趣味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宇翔,黄继业,吴占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5(5):3-4.
[2]于瑛英,蒋洪伟.PBL教学模式对教师及学生素质要求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68-10.
[3]李素丽,宋亚妮,李志刚.PBL教学模式在植物学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6(11):291-293.
[4]张 颖.“O2O模式”在高职院校技能操作类课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适用性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19):81-82.
[5]隋全侠.依托资源库平台的高职纺织类课程O2O混合教学策略研究[J].纺织服装教育,2016,31(6):47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