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朝着竹业强省迈进

2018-02-26艾文胜

林业与生态 2018年11期
关键词:竹材竹笋竹林

艾文胜

近20年来,湖南竹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已形成由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到出口创汇的新兴产业,成为活跃农村经济、致富林农的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到2017年底,全省有竹林面积109.26万公顷,毛竹立株33.05亿株,竹林面积和立竹株数居全国第三,竹产业总产值260亿元,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全省14个市州均有竹林分布,其中竹林面积最大的市州是邵阳市(16.85万公顷),竹林面积最大的县是桃江县(7.71万公顷)。全省6.67万公顷以上的竹资源县有52个。桃江县、绥宁县、安化县、桃源县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中国竹子之乡”称号。

现状 成果丰硕

竹资源分布。湖南是我国传统和重点产竹区之一,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竹类生长,竹种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竹子种类达19属136种,竹品种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包括毛竹、水竹、黄杆竹(金竹)、桂竹、慈竹、假毛竹、方竹、湘妃竹(斑竹)、吊丝竹、南岭箭竹、紫竹等,其中毛竹为主要竹种,占到资源总量的98%以上。现有竹林占有林地面积的8.19%、森林覆盖率的4%,竹林中公益竹林占34%。

加工利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南竹产业加工体系初具规模,产品门类较为齐全,主导产品有竹胶合板、竹地板、竹木复合材、竹碎料板、竹集装箱底板、竹凉席、竹筷、竹纸、竹炭、竹工艺品、竹笋等20个大类1500多个品种。竹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其中主打产品竹保健凉席全国市场占有率约45%,重组竹材全国市场占有率约30%。同时,各地推广应用竹业实用技术50多项,授权专利30多个,竹业科研人员200多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产品和专利技术30余项。在内需外销的拉动下,全省竹产业正在朝着“三个转变”的方向迈进,即:加工方式从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生产要素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加工产品由一般竹产品向竹炭、竹纤维服饰、竹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转变。

产业效益。目前,全省竹产业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7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69家、湖南省著名商标29件、湖南省名牌产品6件,产值过亿元的竹加工企业11家,全省竹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达1000多万人。桃江县2016年就实现竹产业总产值69.5亿元,安置农村劳动力15万多人,农民人均竹业收入2300多元,较2011年增加500元。已建成6.67公顷以上笋竹两用林基地54个,发展竹笋加工企业24家、合作社16家,每公顷竹林年平均收入1.2~1.5万元,最高达6万元。绥宁县已建成667公顷示范林1個、67公顷示范林6个、33公顷示范林22个,竹滑板占全国市场达40%,竹筷产量占全省30%,真正将竹产业打造成富民的支柱产业。同时,全省有7个市州的18个森林公园依托竹林开展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桃江竹海、南岳竹海、蔡伦竹海等饮誉三湘。全省初步探索出一条“以二促一带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竹产业发展模式。

政策扶持。湖南省政府和林业厅根据竹产业发展新形势,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湖南省竹产业发展规划》和《湖南竹木千亿产业行动计划2018-2022年》,出台了建立省级竹产业发展基金等新政策。同时,为加强对全省竹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技术研发应用,成立了“湖南省竹产业协会”“湖南省竹产业化办公室”“湖南省林业厅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和“毛竹(楠竹)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益阳市政府制订了《益阳市竹产业发展规划》(2014-2030年)。

资金投入。湖南各级政府从加大财政投入、整合项目资金、鼓励民间投资、开展银行信贷等4个方面着手,切实加大对竹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通过补贴竹林新造和低改方式投入的资金、整合退耕还林及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等工程项目资金和通过林权流转吸收社会投资等近100亿元。从2017年开始,桃江县财政每年归集资金3000万元支持竹产业发展,绥宁县坚持资源整合,累计筹措资金10亿建设楠竹产业园。预期到2020年,全省竹林面积发展到120万公顷,立竹总数达到35亿株,建设竹林道2万公里,年产竹材6亿株,竹业总产值达700亿元。到2025年,力争将湖南竹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培植以家庭为单元的“小竹园”100万个,重点抓好36个竹业大县的丰产竹林示范基地,力争每个县的示范面积达到3333.33公顷以上。

制约 有待突破

经营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竹产区群众对竹林基本上不抚不育,长期疏于管理,竹林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同时,竹林缺乏合理砍伐措施,农民多倾向于砍伐大径竹,造成留养比例失调,致使竹林质量差,同时缺乏有效管理,低产竹林多,调查发现,全省竹林平均每667平方米立竹仅145株,距丰产竹林200~250株的要求相差甚远。

竹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福建、浙江等竹产业大省相比,湖南竹加工业规模小,水平低,重复建设突出;龙头企业少,名牌产品、拳头产品不多;竹子综合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差,对竹产品竞争力的战略性和方向性问题研究不够,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全省竹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省林区公路90%以上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每年全部维护经费不足2000万元,竹林道建设基本上为空白。林农采伐竹子主要靠人力背扛,边远地带因采伐竹子得不偿失,降低了林农积极性。

竹林扩展导致生态问题增多。随着竹林的自然和人工扩鞭,竹林扩展迅速,开始对一些次生林造成侵扰。同时,竹林扩展物理调控难度和工作量大,生物防控技术仍未取得关键性突破。

支招 创新驱动

开展毛竹资源提质增效精准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完善的毛竹丰产林结构和林分调控体系;重点建设高质化的毛竹笋材两用林,并开展标准化示范;集成创新区域性竹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为全省竹林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建立丰产、高效、优质的竹林示范基地。

开展优质丛生竹良种选育、定向培育和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引进和选育出优质纤维、食用及观赏等功能性且适应性强的丛生竹种,突破规模繁殖技术瓶颈,开展定向丰产栽培研究,加快综合利用和产业化进程。

开展竹胶合板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突破困扰竹胶合板模板生产企业的技术瓶颈,实现竹胶合板的机械化和连续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将竹材综合利用率从50%提高到90%,综合降低单位产品能耗40%,实现废水零排放。在竹产业龙头企业开展示范,带动全省竹胶合板产业的技术升级。

开展竹质新材料研制与产业化。研制高性能的竹建筑材料、高强度竹质集装箱底板、竹质桥梁用工程材料、开发新竹炭材料、新型竹纤维复合材料等,为建筑业、轨道交通业、汽车工业和物流业等提供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材料,提高竹材在整个材料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这些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可以带动全省竹产业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开展竹笋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高品质笋用林培育技术研究,提高竹笋品质和价值。开展竹笋采后生理活性调控技术研究,实现常温下活体笋保鲜。开展毛竹笋预制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适合市场发展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展竹笋天然成分及活性物质提取和精制研究,为竹笋精深加工开辟新途径。

开展绿色竹家居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引入现代制品设计理念,设计出美观实用,具有特色的竹家居产品。充分利用竹材属性,研究竹家具的接合结构、接合方法和成形技术。以原竹为基材,通過展平等现代加工技术开发竹结构楼梯、扶手、护栏和竹质门窗等高附加值的各类竹家居产品。制定地区性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

开展竹材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竹材加工过程中的大量废弃物为原料,运用现代竹材热解炭化理论,研究获得高炭化率和高品质竹基炭材料的炭化技术,开发出具有不同功能的竹基炭材料产品。

开展竹材产业化装备研究与示范。在培育、采收、干燥、加工和检测等生产关键环节,研究开发适合全省竹产业特点的机械化作业关键技术及装备,并在竹产区示范,提升全省竹产业现代化水平。研究竹材制材工艺,通过高效智能优选、无屑剖切、节能切削等竹材高效节能加工技术,提高竹材利用率;利用预处理技术、废气热能回收、多段干燥组合和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和技术,降低竹材常规干燥的能耗,研发干燥节能智能控制系统。

开展竹文化与生态旅游研究与示范。借鉴国内外类似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探索湖南省竹文化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和建设模式;测定典型研究地及湖南省相关竹林景区的空气负离子等指标,为湖南竹文化度假旅游的开展及示范点的选择做好本底资源调查及适宜性区划。(本文作者系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竹材竹笋竹林
耐老化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
竹材化学预处理对其表面纳米TiO2生长行为研究
寻访竹林隐士
基于桐油热处理的竹材理化性质研究
竹笋
竹笋
小竹笋的梦
竹林奇俊
挖竹笋
楼顶竹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