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软件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2018-02-26安明春朱浩

新一代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安全防护网络安全

安明春 朱浩

摘 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与此同时,信息和数据通过网络被泄露也成为了人们在享受便利时的新困扰。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给用户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软件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

关键词:软件加密技术;网络安全;安全防护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繁荣和快速发展,而计算机和网恋已经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可以说渗透到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沟通方式。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寻找和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和任何人进行沟通交流,由此可见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作为网络使用者,既是信息的使用者和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但由此带来的信息或数据泄露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扰。正是这种快捷性好便利性,使得信息的私密程度也大大降低,很多重要的信息在无意间就泄露了,像一些非常重要的商业机密或者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盗取,后果不敢设想。这些重要信息或数据的泄露实际上是遭受了病毒感染或者一些恶意黑客的侵袭造成的。因此要想使得这些信息或数据在网络环境下处于安全状态,用户可以采取软件加密技术,采取数据传输、数据储存和数据完整性的加密过程,也就是说对传输的数据流进行加密,在线路和终端双重加密,然后在数据储存是也进行加密,这样就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有利于对传送、存取及处理介入信息过程中的有效验证,可实现信息保密的作用,目前这是最为有效的信息数据安全防范策略之一。

一、软件加密技术概述

密码技术是密码学中的概念之一。作为一个具有很强技术要求的学科,密码学主要研究怎样制作密码及解译密码。采用一定的技术,分析密码不同变化的行为,更多的适用于编制密码,其目的是确保网络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随着技术的发展,密码技术越来越精密,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验证,信息是否完整,印鉴的真伪,甚至通讯纸张的材质,这都保证了加密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密码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于一些密钥为真正保密的信息和数据起到保护作用,帮助真的信息能够安全到达指定人的手中,而不被那些不被允许你的人接收到。因此网络信息或数据被加密后就增加了信息或数据的机密性,一般只有发送方和指定的接收方才能够理解传输的信息具体内容。一般情况下,加了密的信息内容,即使是被窃听者截取或者监听,但是却没办法还原到原文,那么加密信息就是成功的,安全的。其次就是信息内容的鉴别。发送方和接收方能互相印证通信的过程以及对方的身份,也就说,第三方不能够冒充接受者来与发送方通信,因为其无法鉴别。同时,能否保证信息的不缺失也可以看做是加密的功能。就是信息的传送方及接收方能够相互认证身份,然而他们要求采取一定的方法让传递的内容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改变。

二、软件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

随着密码技术被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加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或数据的安全意识越来越高,对于信息或数据的保密程度也较为重视。软件加密技术毫无疑问就是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或数据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目前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用到的重要信息或数据不外乎是网络银行交易、商业信息,电子购物及电子邮件等。早在1899年,美国政府颁布采用“美国数据加密标(DES)”,这一举動打破了原有密码格局,密码技术不在为军事部门所独有,密码技术也逐渐在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里被用到,而且这项技术也在不断的被开发及使用。目前民用的加密技术随处可见,用户一般采用的加密算法有DES、IDEA、RSA等。现代密码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钥密码体制(如DES密码),另一类公钥密码(如公开密钥密码)。第一类的密码不仅加密过程及脱密过程一样,所使用的密钥也一样;第二类就是,任何客户都有公开及个人密钥。我们将信息加密不但是为了让那些非法得到信息的人无法知道里面的信息,而且信息原有接收人可以知道自己接收的信息是否真实。密码分析依赖于数学的逻辑学,凭借密码专家丰富的经验和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充分发挥密码专家的聪明智慧来挑战者密码的分析和破译。现代密码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密码学作为一门实用的应用科学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说人们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或数据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现代密码技术的保障。

网络带来的快捷便利是不可小觑的,但是带给人们的信息泄露或恶意篡改困扰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网络的使用其安全性是非常关键的,要想保障网络信息或数据的安全,软件密码技术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软件密码技术可以保障信息或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同时也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俱进,其目的就是为了有效防御病毒或者黑客对信息或数据的恶意攻击或窃取。总而言之,网络安全包括数据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数据加密体系以及具体的加密工具也需要不断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保证数据的安全,也才能发挥保护用户数据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远生.网络安全实用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04.

[2]印润远.计算机信息安全[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08.

猜你喜欢

安全防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知多少?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基于等级保护的电网云计算安全防护分析
目标中心战中信息网络安全防护问题研究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
“4.29首都网络安全日”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