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堂发言影响因素分析

2018-02-26蒋晓兵

新一代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影响因素

蒋晓兵

摘 要:课堂发言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言的人数、次数与有效性,直接影响一堂语文课的质量与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越来越不爱发言了。文章从学生、教师这两方面出发进行研究,试图探讨教师课堂设计、课堂语言、课堂氛围等方面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发言;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的老师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然而,在實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节课上,常常只是那么几个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很少参与或根本不参与;小组讨论时,也总是个别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旁观,甚至对别人的发言也无动于衷,一点表情也没有。到底是什么禁锢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知道,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构成教育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师生关系是校园关系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由此不妨看出,影响中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因素至少包含两个方面,即学生因素和教师因素。

一、学生因素

(一)心理因素。就目前教学中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心理上对课堂发言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一是应试教育造成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二是学生从众心理的作用。中学生正处于独立意识与自主意识的形成期,这一时期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由此导致学生在学习上随大流,态度上不积极、不主动。

(二)性格因素。部分学生生性胆小内向,顾虑重重,不敢尝试。而有些成绩差的同学在学习方面自感“技不如人”,悲观失望,极易放弃努力,也不愿意发言。

(三)情绪因素。中学生的情绪,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觉性与不稳定性。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只是凭直觉上的好恶,有时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就不愿意思考,也不发言。有时,一些课外的因素也会影响到他们,比如学生家里发生特殊变故,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对老师存有偏见而闹个人情绪等等,都会影响课堂发言。

二、教师因素

(一)教师的教学观。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决定了他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决定了他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氛围。有些教师认为,教师就是传授知识的,学生只要听、只要记就好了,不需要什么发言,也不需要什么互动,最好的课堂就是安静,“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到”。

(二)教师的心理因素。有时,教师的一句笑话,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多时;同样,教师的一声断喝,也会使学生从情绪的巅峰瞬间跌入低谷,甚或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种表情,也会使课堂气氛发生微妙的变化。活泼、幽默的教师总是比严肃、古板的教师,更让学生敢于课堂发言。

三、教学措施

(一)课堂设计。教师的课堂设计在提高课堂参与性、激发学生课堂发言中起到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作用。课堂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教学内容应合理,真的做到因材施教,让整个课堂中的大部分学生有一种螺旋式前进的感觉。

1.巧设开头,未成曲调先有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记得有位老师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导入就播放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歌曲,让学生一起跟着唱,并让他们找出其中的三处错误。这样的形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试听,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2.精妙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善教者,必善问。”有位教师在教学《斑羚飞渡》时,从题目开始,设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惑?学生顺势回答:斑羚怎么飞渡?为什么飞渡?结果如何呢?而课文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展开情节的。学生的畏难情绪排除了,课堂发言的效果才能立竿见影。

3.丰富活动,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去逐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敢于发言,有话可说。同时,尽可能多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课堂辩论赛、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课本剧、读书报告会等。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发言的热情。

(二)课堂语言。班杜拉认为,他人对个体某一行为所做的评价、解释、建议、劝告、态度、暗示等将会使个体对自己在某方面的自信产生重要作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他人的身份、地位、信誉、权威性等特点。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和家长是他们最信赖甚至崇拜的人,他们的表扬、赞美和鼓励,将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发言成就感;而他们的批评与嘲讽,将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更不要说课堂发言的积极性。

(三)课堂氛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特定的心理氛围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关系之中,即建立一种自由、愉快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行为举止无时不在影响着课堂氛围。总之,在课堂中如果缺失了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气氛,出现学生不愿回答问题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课堂发言不仅是一种态度,也不仅是一种理念,还是每一位语文老师让我们从事的学科成为学生要学、能学、会学的最为基本的教学策略,它更是让学生对我们的语文课乐学、善学、求学的重要手段。课堂发言不单纯是为了收获某个结果,更重要的是发言本身这个过程。

参考文献:

[1]杨骏.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初探——以中学语文课为例[J].新西部月刊,2009(11):225-225.

[2]胡冬红.知己知彼,快乐开口——中学语文课堂发言影响因素分析[J].课外语文,2015(24):92-92.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影响因素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四美赏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