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作文回归农村味,乡土情

2018-02-26张铎祥

新一代 2018年17期
关键词:乡土作文农村

张铎祥

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探究农村作文教学之路上,我和学生一起,努力开发本土作文题材资源,为作文回归生活本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作文;农村;乡土

我们翻开学生厚厚的一叠作文,总觉得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内容单调,空洞无物。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个真实的自我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病疾!对此,我曾苦苦思索,在探究农村作文教学之路上,我和学生一起,努力开发本土作文题材资源,为作文回归生活本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看农村新貌激发情感

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孩子。农村,天广地阔,处处有着“别样”的风光,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美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有不同的组合,不同的时节,又有它独特的画面,也是作者内心情感起伏发展的过程。要采集实实在在的生物眼发使具风格的农家小洋楼、农家房、厨房、房前屋后的花等括桥水葱葱草木,组成了花园式的现代在农回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情怀。

二、问村史家史,丰富情感

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伯、大婶讲那过去的事情。了解村史、家史、个人成长史,了解家乡以及家人的过去,收集些值得记起的故事,从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千家万户都曾经历过辛酸的往日,一幕幕苦深重的历史画面,一个个含辛茹苦的故事,催人泪,富裕了的农民以及他们的后代怎不为此而感慨。已住过去,珍惜现在,笔端自然会流露出深厚的情思。象《我家奶奶的“光辉史”》、《火烧叶氏宗祠》、《爷爷打工》等等选材都比较成功,写得也感人。农家千百年的发展历史,刻下了祖祖辈辈农民的辛劳印记。他们修路、平地、造桥,一幢幢农舍,都留下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听听相辈们的艰辛的创业史,激发小作者创业精神和对祖辈们的敬仰之情。通过走村串户,收集整理资料,不正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乡村志吗?学生通过取材、思考、表达,把敬重长辈,不忘历史的情感融于字里行间。

三、学农艺农技交流情感

农艺农技是农家的传家宝。在开发作文题材时,老师通过拜师学艺,身体力行,让学生领悟劳动的辛苦和农民的聪明才智,丰富学生生活。在劳动中交流情感,获取最有感受的写作素材。这样可以避免虚构故事,泛泛而谈,假情假意等作文造假现象。当今大多数孩子是“小皇帝”、“小公主”。受千百年来旧思想影响,年轻的父母,往往本着让孩子跳出“农门”的夙愿,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读书写字”,禁止孩子到田里头东跑西摸。因此,许多学生写劳动,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生动。无论是写别人的劳动,还是写自己的劳动,让人都感到空泛。老师通过让学生与农民师徒结对、种菜、翻地、浇水、施肥、种田、割稻等等、认认真真番哪怕流浃背、哪怕脏了身他们亲身体察劳动的辛苦、真止感悟“粒粒皆辛苦”这样得到的劳动果实学生才会感到香甜、感到宝贵像种黄瓜種番茄等等学生会天天看、天天盼、期望亲手种下的作物日开花、结果对这样的素材、学生饶有兴趣、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的同时、孩子们也学习了农民勤劳纯好品质。

四、寻农家之乐陶冶情感

农家有农家农情趣浓的题材很多邻里的交往乐、纯情美、婚俗寿礼、造屋等等。小作者通过采集、整理而得的材料、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样也可避免照搬照抄、千篇一律的作文弊病,为孩子写出具有“特性”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农家人纯朴、勤劳、善良,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故事比比皆是;像赶农时、互帮抢农活,乡邻间的茶会,修建房屋出资出力等等,让学生在观察、采访中采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比较出村与村户与户间的同中有异,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农家人庆贺节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节俭了多时的农民逢年过节往会杀鸡宰羊、走亲访友、喝上两壶。农家出俗在悄悄改革连多风俗,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些反映当代农民新志想新观含、新俗的题材,也是学生值得去捕捉的如农民致高思源富而思进的风尚,他们捐资力修拓扶帮困等等,学生可以摄取这些道、扶贫帮困等等,让学生可以摄取这些时尚画面,留下美好的记忆,得到情感陶冶。

中学阶段的学生,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等艺术处理能力尚不具备,故而对于他们的习作主要是要求对生活的如实记录。在记录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操,让学生在生活中提高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孕育科学人文精神,把作文训练同培养做人紧密地结合起来。让生活与写作同在,处处留心、写出真情,是我们所一直追求的。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喝,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头,作文是生活的再现,作文会因生活面精彩,生活会因作文而美妙我想只有生活这源头活水”的力量,才能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地更广阔、更精彩回归生活本直,才能正作文教学呈现柳暗花明的新气象。

参考文献:

[1]顾成龙.散发乡土味,抒写乡土情——挖掘写作中的乡土素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7).

[2]张毅.作文,向生活回归[N].中国教师报,2006.

猜你喜欢

乡土作文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