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8-02-26朱爱兰
朱爱兰
【摘要】 抓基础促迁移,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开拓学习思路,促使知识融汇贯通,培养思维的开放性。重视说理训练、完善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关键词】 发展 思维 敏捷性 开发性 逻辑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1-189-01
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数学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抓基础促迁移,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注意抓基础促迁移,于简明的结构中包含较大的知识容量,把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并充分发挥这种 知识结构所具有的知识之间的联结和转换功能。例如,以“两商之差”数量关系为基本结构的应用题,抓住a/ b-a/c=f这一结构形式,就可把以下具有可逆关系的几种题型统一在这个关系之中。
(1)生产360件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12件,实际每天生产18件。实际可提前几天完成?(2)生产360件零件,实际每天生产18件,结果提前10天完成。原计划每天生产几件?(3)生产360件零件,实际20天完成,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6件,原计划多少天完成?(4)生产一批机器,原计划30天完成,实际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6台,这批机器有多少台?(5)生产360台机器,原计划完成的时间是实际的1.5倍,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6台,实际多少天完成? (6)生产360台机器,实际每天生产的是原计划的1.5倍,实际提前6天完成。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台? (7)生产360台机器,实际完成的天数是原计划的2/3,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6台,原计划多少天完成?
这是一种结构的方法。这种方法高于用单纯分析和说明数量关系的解释方法。其本质是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上揭示数量关系。而且研究数量关系的结构形式,可以运用迁移的规律解决同构异素问题。某些 应用题尽管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但实际上具有相似的结构形式,这就是同构异素问题。
二、开拓学习思路,促使知识融汇贯通,培养思维的开放性
传统的习题,条件完备,结论明确。一般情况下,解题就是找出唯一的正确答案。学生形成一种心理定势 ,即只要得了一个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解题时很少对题目作深入地探索。为了打破学生解题时思路狭窄的禁锢 ,我在设计练习时引导学生放开思路,积极探索,打破常规,设计以下三类开放性习题:(1)条件一定,结论不 一定的习题。这类习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追求“多答案”开放性数学问题的 机会,让他们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例如:将24个棱长1厘米立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怎样摆?通过学生动手, 出现了六种不同的摆法。即: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①4、3、2;②6、2、2;③6、4、1;④8、3、 1;……还有学生认为不需要摆,只把24分成三个整数的积,能分成几种就有几种摆法。(2)条件不一定,结论 一定的习题。设计此类题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同一结论,可能来自不同的条件,或不同的渠道,有利于学生总结 出规律性的东西。同时,也可激起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从成功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例如在20( )3中填数,使它 能被3整除,怎样填?学生根据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发现符合题目要求的填法不止一个,而是多个。(3)条件不一定,结论不一定的习题。这类习题首先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再过渡到综合处理,这是更高一级的数学思维活 动。这类题的设计可将结论部分隐去让学生自己探讨,导出关系。例如,根据下面的条件,再添一个条件,提 出一个问题,使之成为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去年生产玉米60吨,(补条件),(提问题)?学 生有以下几种编法:①前年产玉米50吨,问增长百分之几?②比前年增产10%,问前年生产多少吨?③前 年比去年少产20%,问前年的产量是多少?這道题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构成一个整体,融汇贯通。
三、重视说理训练、完善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说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一工程队,6人8天共修路240米。照样计算,12人16天修路多少米?”针对本题,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这样分析:
1.用由果索因分析:要求出12人16天修路多少米?必须先知道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已知条件告诉我们6人8天共修公路240米,所以每人每天修路的米数是可求得的,因此,本题列式为:240÷6÷8×12×16。
2.用由因导果分析:已知6人8天修路240米,可以求得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已知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那么12人16天修路多少米就可求出。列式为:240÷6÷8×(12×16)。
3.用推理、假设、探究分析:由题意可知每人每天修路的米数一定,假设工作的时间不变,人数由6人增加到12人,是原来的2倍,修路的米数也相应增加到原来的2倍。而时间由8天增加到16天,是原来时间的2倍,所以修路的米数应是原来的(2×2)倍。列式为:240×(12÷6)×(16÷8)也就是:240×(2×2)。
这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说理的训练,优化了应用题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途径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分析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逻辑性。
总而言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可持续性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