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2018-02-26刘力
刘力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济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需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企业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才能顺应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趋势。本文通过介绍企业管理模式的含义及分类,分析当前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提出了融合并创新与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希望能够为促进企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
引言: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也在不断发展,但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对接上存在着一定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趋势,企业只有积极更新自身的管理模式,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一、企业管理模式的含义及分类
(一)企业管理模式的含义
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一种管理体系,是以管理人性假设为基础,设计出一套包含管理理念、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的具体的体系,从而企业用来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同,并且同一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管理模式也是不有所不同的,企业会在管理过程中根据企业发展现状不断调整管理模式,使企业更好地发展。目前公认模式主要有两种:美国和日本管理模式。美国管理模式以强调个人能力和法制管理为特征,表现在制度、规范和条例管理等方面;日本管理模式以集体主义为特征,与美国管理模式相比,更注重实现人际关系、集体利益等方面的管理。
(二)企业管理模式的分类
中国企业以美国和日本管理模式为依据,结合当前国家企业管理模式现状,目前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分为感情化管理模式、独裁管理模式和制度化管理模式三种管理模式。
1.感情化管理模式
感情化管理模式比较强调人的感情,可具体细分为以友情为主的管理模式、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主的家族管理模式、以温情为主的情感管理模式。前两种管理模式在前期由于管理人较好的感情有利于凝聚力量,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由于管理人之间出现矛盾,易导致公司分裂,而温情为主的情感管理模式由于关怀度上难以掌控,给企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独裁管理模式
我国很多小企业一般采用独裁管理模式,主要特征就是管理人独裁管理。由于管理决策都由管理人一人决定,所以突出表现为决策效率高,能够快速进行企业管理调整,但受管理人的个人能力限制和缺乏科学的民主决策,使得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很容易因管理人错误的决策而最终导致企业垮台。
3.制度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管理一种以已制定的规章为依据来实现企业管理的新型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权责明晰,与温情化模式相比,更注重制度上对员工的束缚,可以有效实现企业目标。同时,因其没有充分考虑人的因素,“法制性”强,对人对事的处理过于强硬。
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及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状况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指企业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采用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手段的管理方式,使企业管理水平达到与当今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水平。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管理思想现代化,企业根据知识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以长远的发展眼光,注重企业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第二,管理组织现代化,企业合理优化企业结构组织,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企业规章,建立高效、科学、民主的组织体系。第三,管理控制和手段现代化,企业借助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等,通过全新的控制标准、完善的信息系统、新型的控制原理和有效的反馈机制等校正企业管理。
(二)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状况
1.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高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渐提高,但是,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普遍不高,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仍旧有很多企业沿用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理念,未成功完成经济改制,在现实管理过程中,過于依赖过去的管理经验,而没有结合现状调整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停滞不前,难以与时俱进而适应时代的发展。
2.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失衡
由于受企业所在的地区经济水平、周围的发展环境,以及自身的经济实力的影响,不同企业的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也各有不同。我国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由于东南沿海一带的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技术先进、员工的素质整体水平较高,所以呈现出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也较高,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企业类型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所含的科技含量不高,依靠消耗资源和环境来推动企业的发展,相应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也相对较低。
3.管理的创新能力不强
很多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注重通过技术和设备的改革创新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收益,而忽视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创新,从而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环境。
三、融合并创新与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在企业发展中,企业应将不同管理模式有效结合,取长补短,选择并创新企业管理模式,使其为企业管理现代更好地服务,并能够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从而促进企业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
(一)制度与关怀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就像国家正确处理“法制”与“德治”的关系,企业应将制度与关怀充分结合,从而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制度规范着各种管理流程与方法,是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保障,而关怀协调着内部矛盾,能够辅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企业在进行制度化管理的同时,应注重关怀管理。首先,关心员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定期为员工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其次,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挖掘其潜力与创新能力,为其提供广阔的晋升渠道。再者,关注员工的需求,增强员工企业归属感和对企业的奉献热情。从而在管理上弥补了关怀模式与制度模式上的不足,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在追求企业效益的同时,更应该响应国家政策,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结合的管理模式。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站在社会高度,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将企业对国家的的责任和对社会环境的义务纳入企业文化和经营战略中,制定短期、长期发展目标,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网络信息型管理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应采用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企业资产管理的网络信息管理模式。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加强人才的培养并做好信息保密工作,学习并建立网络信息化组织,通过网络做好风险控制、数据计算等工作,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企业利用资源效率,从而实现网络信息在企业中的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企业管理要顺应时代趋势,选择符合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持续推动企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志建.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4,28(02):12-15.
[2]杨雯茜.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现代商业,2014(18):207-208.
[3]宋新平,梁志强.浅谈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中国商论,2017(04):69-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