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边州柞蚕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26李东华桂明杰张晓红金星爱司唯宋德界韩光文金港竣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李东华+桂明杰+张晓红+金星爱+司唯+宋德界+韩光文+金港竣

摘要 本文总结了吉林省延边州柞蚕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柞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制约延边州柞蚕产业发展的瓶颈,结合柞蚕生产、科研实际,提出了延边州柞蚕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柞蚕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吉林延边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277-01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地处吉林省东部,与朝鲜、俄罗斯相邻,森林覆盖率达到80%及以上,生态优越、柞树遍布且品种丰富[1]。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早期政策上的支持促进了延边州的柞蚕产业发展。据资料显示,延边州有60年的养蚕历史,柞蚕产业已经成为延边州的特色产业,也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条,在延边州“三农”工作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但近年来柞蚕产业技术落后于现代科技发展、国家林业政策与柞蚕产业产生巨大矛盾等制约了柞蚕产业发展。如何提高蚕农收入和保证柞蚕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延边州柞蚕产业面临的最迫切的课题。

1 延边州柞蚕产业发展现状

延边州是吉林省主要放蚕区,每年的放蚕产量和制种量均排在吉林省前列。2016年延边州投产柞蚕蚕场面积达到2.01万hm2,放养柞蚕4 100把,柞蚕总产量为2 900 t,产值达1.2亿元左右,从事柞蚕生产的蚕农为1.05万人,柞蚕生产方面蚕农人均纯收入达到5 645元。近年来,在延边州内各县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柞蚕产业由单一的放蚕收茧农户向有专门的制种、蚕茧保管、加工企业等方向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条。在生产量方面,随着政府部门对农民的培训,柞蚕平均单产从20世纪70年代的400 kg/把提高到2016年的700 kg/把。除柞蚕生产之外,每年更新柞树而产出的大量的柞树叶和柞树枝条可用作培养食用菌的培养基,为食用菌行业提供了大量生产原料。

2 存在的问题

2.1 新蚕场开发困难,柞树叶利用率低

延边州林地面积为450万hm2,其中30%以上面积属于柞树林,但柞树蚕场面积仅占2万hm2左右,养柞蚕面积仅占柞树林面积的1.5%左右,其余的柞树林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国家林业政策的限制,新蚕场开发困难,且受利用技术的制约,多数柞树林的柞树叶因无法利用而浪费[2]。

2.2 单产不高,保苗技术推广率低

目前,延边州放蚕平均单产为700 kg/把左右,这一数值与养蚕发达地区——辽宁省相比低10%~15%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延边州放蚁蚕主要模式为在树上挂蚕卵,柞蚕保苗技术未大面积推广,1龄期的小蚕成活率低,对产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3 柞蚕产量低,难以形成产业链

延边州每年平均柞蚕总产量在3 000 t以下,而且具有季节性,很难为纺织业等提供稳定而充足的原料[3]。因此,延边州柞蚕茧原料多数销至下游产业较发达的省份。

2.4 政府部门对柞蚕深加工研发投入力度不足

柞蚕产业中可利用的产品有柞蚕蛹、柞蚕丝、柞蚕蛾等,延边州在上述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方面与国际、国内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对科研机构的投入力度不足。虽有蚕业科研机构却无法开展柞蚕深加工方面的深入研究。因此,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相关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3 对策

3.1 强化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

近年来,柞蚕蛹收购价上升,蚕农养蚕积极性空前高涨,亟待加强相关部门的宏观管理[4]。主管部门应明确柞蚕产业的发展目标,精心规划,积极创建柞蚕生产管理平台,让农民统一蚕种及标准化生产,逐步实现延边州柞蚕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

3.2 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先进技术

柞蚕产业的标准化生产需要建设标准技术的示范基地,在延边州内各个县、市建设1~2处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积极引进保苗技术、人工养殖技术、大树养蚕技术等先进技术,最大化提高单产。利用示范基地平台向蚕农推广新技术,拉动延边州的总产量。

3.3 加大柞蚕产业的科学研究投入

受国家林业政策影响,新蚕场开发困难。因此,在利用人工饲料的同时,应突破人工养殖柞蚕的技术难题。只有突破人工养殖技术难题,才能有效利用无法放蚕的柞树叶。此外,在深加工方面,可开发功能性高蛋白食品及蚕丝蛋白粉等健康食品。这都需要政府部门对柞蚕产业的强力科研投入。

3.4 全面加强蚕场资源保护与管理

柞树林蚕场资源有限,要全面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5]。有计划地更新蚕场,同时可在蚕场空地补植橡实,有效利用柞树枝等废弃物开发食用菌培养基,食用菌栽培后,将腐熟的培养基返还到蚕场,保证蚕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防止蚕场土壤的沙化,确保蚕场土壤的有机质保持良好循环。

3.5 有机结合柞蚕生产与生态旅游开发

目前,小规模农业结合生态旅游、农村旅游发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柞蚕在柞树上完成“蚕卵—蚕—蚕蛹”的过程,但消费者在市场上常见的只是蚕蛹,缺乏对柞蚕的了解。因此,可适当开发柞蚕场生态旅游项目,提高农民总收入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对柞蚕认识的需求。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延边州的柞蚕产业经济和生产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发展潜力较大,但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也较多。为促进柞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延边州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增强科技和创新能力,有效保护蚕场,提高蚕农收入。

5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桂明杰,金星爱,等.延边州柞蚕二化二放可行性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15):241.

[2] 秦玉艳,周祥军,姜义仁.试论中国柞蚕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蚕业,2010(3):37.

[3] 楊凤云.吉林省柞蚕产业化的几点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2):11.

[4] 李金志,张海东,薛强,等.吉林蚕业的现状及发展设想[J].北方蚕业,2007(28):6.

[5] 肖丽蓉,张友洪,肖金树,等.四川蚕业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9(5):273.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