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和县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

2018-02-26李绍坤申立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发展思路现状建设

李绍坤+申立涛

摘要 本文根据河北省南和县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南和县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探讨面临的问题,提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以促进南和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发展思路;河北南和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213-01

南和县地处太行东麓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属农业大县,历史上有“不求天”和“畿南粮仓”之称。南和县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天气过渡性突出、变异性显著,年平均降水量为499.6 mm,年平均温度为13.2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236.1 h。近年来,南和县暴雨、洪涝、大风、寒潮、冰雹、干旱、霜冻等农业气象灾害频发,农民对气象服务需求愈来愈多样化及精细化,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发展为气象部门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1 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1 积极与涉农单位沟通协作

南和县气象部门积极同涉农单位沟通协作,并形成联盟机制,气象、农业技术员结合不同时期天气与农业生产情况,在关键农事季节,积极会商当前天气对农业影响的利弊情况,及时提出相应管理意见。在农业气象灾害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凭借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等方式及时对灾害情况会商,提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建议。

1.2 逐步拓宽信息传播途径

气象部门逐步拓宽气象信息传播途径,不仅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还充分运用微信、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及乡村大喇叭、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开展自然灾害防御报道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共同争取增加气象防灾减灾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开辟气象灾害防御专栏,丰富节目内容,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公众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充分发挥气象部门资源及技术优势,加强气象部门防御科普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 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2.1 气象预报信息准确率不高

在重要天气过程预报中,预报准确率不高可能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严重影响,使农业生产遭受损失。当前,农村地区气象监测及预报水平较低、区域性气象要素监测站布局不合理,对于突发性气象灾害预报准确性较低,无法发挥农业气象服务优势,需进一步加强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有效提升气象预报准确率。

2.2 气象服务针对性相对不足

南和县农业产品种类繁多,品种丰富,种植区域不同,其生长发育时间也存在差异。对于各类农产品发展均需提供针对性气象信息,如设施蔬菜需要充分重视大风、冰雹、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持续时间及灾害等级等信息。现阶段南和县气象为农服务内容宽泛,农业生产针对性欠缺,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3 气象专业人才缺乏

当前,南和县气象部门存在专业人才缺乏问题,特别是气象为农服务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灾害性天气防御技术相对较低,影响气象为农服务的最终效果,阻碍气象农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

3 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

3.1 强化组织协调作用

南和县气象局要深入认识建立和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的重要性,进一步促进气象为农服务体系融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工作中。气象部门主要领导应强化组织协调作用,设立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确保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性及可行性[1]。

3.2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精细化水平

开展暴雨、洪涝、大风、寒潮、冰雹、干旱、霜冻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等级区划,为农业生产科学规划及规范布局提供可行性依据。构建小气候观测站,积极做好农田气象观测,为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依据。通过实地走访及问卷调研等方式了解广大农户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气象灾害防御难题,开展实用性农业气象技术研究。围绕农业气象、气象灾害防御等知识进行通俗易懂讲解,发放气象科普知识手册,加强广大农村群众沟通交流,切实了解气象为农服务需求,及时调整、改进气象为农服务体系[2]。

3.3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人员培训,特别是农业气象信息监测、评估技术及灾害性天气防御能力的培训,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培养气象为农服务人员的服务精神,坚持到基层村镇、田间地头对农村群众农业气象服务的真正需求进行调研,并制定真实可靠气象服务预案。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补充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队伍,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可靠技术人才保障[3]。

3.4 推进智慧直通式气象服务

南和县气象局需要紧紧根据当地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围绕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重点,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以为农服务转型发展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持续发展。积极推进智慧气象,借助智慧农业气象手机终端开展直通式服务;加强关键农事季节及重大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科学指導农业生产活动,增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切实做好气象为农服务保障及灾害防御工作[4]。

4 参考文献

[1] 王冰,林修栋,刘君秀.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探析:以山东烟台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29(1):5-8.

[2] 余小平,胡怀坚,周俊,等.三农气象服务与专项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6(12):252-256.

[3] 赵学东,赵凯迪.安阳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7(5):187.

[4] 王舒琪.延津县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与思考[J].河南科技,2014(11):215-2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思路现状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