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北地区小麦高效生产技术

2018-02-26杨静李莉刘文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产技术高效小麦

杨静+李莉+刘文成

摘要 介绍皖北小麦高效生产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小麦高产种植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小麦;高效;生产技术;皖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013-02

皖北,是安徽省北部的简称,东靠江苏,南接皖南,西连河南,北望山东[1]。地理位置为安徽沿淮、淮河以北、长江三角洲西北翼。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淮北平原。总面积为3.92万km2,耕地面积为213.8万hm2,占安徽省耕地面积的47.8%。

皖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的气候特点。淮北平原光能资源较丰富,太阳辐射年总量可达到5 200~5 400 MJ/m2,年日照时数逾2 300 h,加之地下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宜小麦生产。

皖北地区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小麦主产区。皖北是安徽省唯一的一带一路经过地区,发展小麦生产对促进这一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采用小麦高效生产技术,皖北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小麦病粒率在0.5%以下,远远低于4%粮食收购限制标准,小麦产量约为7 500 kg/hm2,纯效益大部分在7 500元/hm2以上。因此,也激发了新型农民主体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皖北农民回流,从事新型农业生产,这必将对安徽省农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皖北小麦生产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皖北农业经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1 科學选择品种

小麦品种的选择应重点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品种种性、产量水平、适应条件、播期、播量、水肥条件、地力水平、栽培管理技术等。应选择经过审定的小麦品种,皖北地区小麦以半冬、弱冬性品种为宜,这是由于这类品种播期弹性大,具有良好的抗寒性,既可以适期早播以利用冬前的温光资源[2],又可以代替春性品种种植于晚秋茬口,降低冻害危害。此外,还应根据茬口、气候、土壤类型、灾害类型、病害类型等因素选择小麦品种。例如,干热风重的地区应选择适当早熟、抗早衰、抗青枯的品种;锈病感染严重的地区应选择抗赤霉病及种子休眠期长的品种;旱薄地应选用抗旱耐肥的品种。

2 精细整地施肥

整地时要求耕透耙实,耕深30 cm以上,以确保地块上虚下实,地表平整[3]。底肥主要施用有机肥,用量约为40 t/hm2;适当配施氮肥、磷肥、钾肥,施用碳酸氢铵25 kg/hm2、过磷酸钙25 kg/hm2、氯化钾7 kg/hm2。积极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 适期播种

遵循“全、齐、匀、壮”的原则,做到因地适墒播种。小麦播种时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80%,耕层土壤“抓土成团、落地即散”。正常年份,江淮地区半冬性品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20—30日,春性品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25日至11月10日。淮北中北部地区偏冬性品种在10月15日之前播种,半冬性品种播期为10月10—20日[2-4]。沿淮地区各类型小麦较淮北推迟5 d左右。一般来说,皖北地区小麦基本苗应控制在225万~300万株/hm2之间。旱茬半冬性小麦播种量控制在150 kg/hm2左右。当播期推迟到适播期以后,每推迟1 d播种,基本苗增加7.5万株/hm2左右。播种时合理控制行距,以20~23 cm为宜;可用大功率旋耕施肥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一体化小麦精播机或宽幅播种机,速度为50~80 m/min,播深3~5 cm[2,5]。旋耕和秸秆还田的麦田,播种时要用带镇压装置的播种机随播镇压[2-3,6],踏实土壤,以利出苗。

4 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及时查苗、补苗,做到疏密补稀。有缺苗断垄地块,尽早补种。苗栽后浇水1次,以确保麦苗早发长齐。二是适时冬灌。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 ℃、夜冻昼消、水分可及时下渗时即大冻前完成冬灌[7]。冬灌宜采用沟灌窨水等方法,做到田间不积水;灌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三是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如麦苗发黄严重,应及时施用氮肥或速效复合肥。对基肥用量不足、基本苗偏少的麦田应及时补施苗肥,在冬前及越冬期间施用杂灰肥培土壅根[7],保暖防冻。为促进麦苗安全越冬,可对播种过早、长势旺盛的麦田进行中耕、镇压或喷施生长抑制剂。

5 科学防治病虫草害

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全蚀病、小麦穗蚜、蛴螬、蝼蛄、金针虫。防治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可用25%噻虫·咯菌腈50 g拌小麦种子25 kg;防治全蚀病,可用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60 mL处理麦种10 kg[2,7];防治小麦穗蚜,可用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喷雾;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可用辛硫磷、甲基异柳磷拌种。科学进行冬前化学除草,尤其是防治禾本科恶性杂草。小麦三至五叶期,杂草二叶一心期至三叶期防治杂草[7]。防治播娘蒿、荠菜,可用20%使它隆乳油750~900 mL/hm2兑水450~600 kg/hm2均匀喷雾。防治野燕麦,可用6.9%彪马乳油600~900 mL/hm2兑水450 kg/hm2进行叶面喷雾[8]。

6 参考文献

[1] 皖北[EB/OL].[2017-10-23].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A%96%E5%8C%97/5324230?fr=aladdin.

[2] 张申.安徽皖北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技服务,2015,32(12):62.

[3] 陈丹丹.小麦高产创建的主要做法与措施[J].农技服务,2014,31(6):33.

[4] 马书芳.小麦种衣剂在皖北地区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8):122-123.

[5] 夏瑛光,马朝阳,夏彦莉,等.黄淮区冬小麦越冬期冻旱灾害成因及防控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09(10):113-114.

[6] 李录久,陈勇,吴长宏,等.淮北平原小麦钾肥高效施用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3(5):766-767.

[7] 郑杰.小麦绿色种植的“埇桥模式”[N].农民日报,2016-12-21(007).

[8] 宿飞,刘学标,黄黎.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 17(20):40-4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产技术高效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无公害芝麻生产技术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