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的“仁政”思想

2018-02-26李睿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仁政知行合一王阳明

李睿

【摘要】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王阳明是为数不多的既有“立言”“立德”,又有“立功”的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为人敬仰。王阳明不仅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至今为止罕见的全能大儒。文章试图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将王阳明的思想与“仁政”相凝结,结合王阳明的社会治理实践,探求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王阳明;“仁政”思想;致良知;知行合一

一、王阳明“仁政”思想的历史渊源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其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华文明数千年来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同时也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常人看来,孔子是一个守旧派,他只是想复辟周礼,谁知他其实是一个革新家,是对礼崩乐坏失望后,想要建立一个新的世界。孔子生活在战乱频发的春秋战国时期,这时的奴隶制度正在瓦解,封建社会正在萌芽,他想要通过教育来塑造人类,想要通过知识来开辟道路,他认为学习才是最好的办法。

孔子认为等级尊卑的礼乐制度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在“仁”与“礼”的关系中,孔子主张“仁”,认为“仁”就是要爱人,这是人的本性,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孔子的“仁”主要体现在伦理道德规范和政治统治理念两个方面。首先在伦理道德规范方面,孔子希望“仁”能够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其次,在政治统治方面,“仁”的影响也同样久远。孔子的政治观点是“为政以人”,他希望统治者能够怀着仁爱之心,从“仁”出发,以礼治人,以德治国,实现真正的“仁德”统治,而不是用暴力的手段去管制民众和镇压人民。他认为施行仁政的君主能够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从而稳定统治。

“仁政”与其说是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个人主张,不如说它表达了整个社会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孟子看来,人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同情心、怜悯心和爱心,古代君王正是因为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同情心、怜悯心和爱心,才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策。用不忍伤害别人之心,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策,那么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玩东西一样轻松。孟子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为统治者设计了一系列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来凝聚百姓人心,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样的国君就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并最终施行仁政于天下。

二、王阳明“仁政”思想的哲学依据

王阳明的良知说主张良知是天赋的,它为实现社会的善治奠定了人心的依据。但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的本然之知,它仅仅是个体成圣的依据,并不能够作为德性的现实依据。因为日常生活中良知往往被物欲和私欲等欲望蒙蔽和驱使,从而使良知本心不可以自然显现,不能按照本心的愿望去支配行动。由于受到私欲、物欲和习俗的影响,本然良知被蒙蔽,所以,怎样从本然之知实现明觉之知成为重点,即怎样“治心”的问题。

王阳明提出的“治心”方法是“致良知”。怎样“致良知”?他认为,虽然良知是人人先天就有的,但“致良知”的关键在于反求己心,向内探寻。因为“致良知”的过程是后天形成的,重点依赖于后天的经验活动和理性思考。王阳明的良知思想经历了从“良知”到“致良知”的转变,实现了由本然之知到明觉之知的转化。也就是说,个体认知明白知善知恶,但是明白知善知恶并不一定就能够行善行恶。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即使知恶但仍然要行恶。“凡人之为不善者,虽至于逆理乱常之极,其本心之良知,亦未有不自知者,但不能致其本然之良知。是以物有不格,意有不诚,而卒入于小人之归。”“这里的‘致指‘推行。阳明认为当人为恶时,其内在良知未尝不处于明觉状态,他未尝不知何者为善、何者为恶,然而这种善恶之知,并没有自然地导向行善去恶。所以人们知善知恶的道德知识与行善去恶的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某种距离。”也就是说怎样“治行”,怎样实现由知善知恶转化到行善去恶的问题。

“知行合一”就是王阳明的“治行”策略。为了实现善治,除了需要个体学习知善知恶外,在现实生活中也必须行善去恶,也就是做到“知行合一”。“知”指的是良知本体的内在感悟,“行”指的是对“良知”的实践。王阳明认为,“知”与“行”不能分割,“知”只有付诸“行”才是真知。只有将“知善”与“行善”相结合,把“知”和“行”相统一,才算是做到了真正的善。总体而言,从“良知”到“致良知”再到“知行合一”,构成了王阳明逻辑链条的完整体系。

三、王阳明“仁政”思想的社会治理实践

王阳明认为在良知在天赋的情况下,社會仍然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是“良知之学不明”,而“良知之学不明”的原因是“教化不明”。王阳明教化民众的方法,除了以外在形式设立乡约外,另一个办法就是创办社学。一方面,王阳明利用他的政治身份发布劝学谕,要求管辖区域的负责人办好社学。另一方面,王阳明还亲自主持讲学。同时,他也注重学校对教化民俗所起的作用。在贵州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开设了龙冈书院,这是他创立的第一所书院;他在主攻江西时,更是广泛地创办社学,修建了濂溪书院;戡平广西战乱之后,创办了两所学校,并建立了敷文书院。王阳明的讲学不断教化着他的弟子,同时也受到他所到之处民众的认可。

王阳明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他继承了孔孟的“仁政”思想,认为为政者应该推己及人,爱民如子,以仁心行仁政,只有民心稳定,社会才能稳定。他把“仁政”思想落实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多次上疏朝廷,要求朝廷体恤民众疾苦,尤其是在遭遇水旱灾荒时,向朝廷建议宽免税粮,赈灾扶贫,以安抚民心。

正德十一年,王阳明在平息了南赣等地民变后,深刻反思了该地区民风彪悍、民俗不治的原因,采取了宽猛相济、恩威并用的乡村治理策略,在剿除匪患的同时,采取措施抚恤民众。对不明是非误入匪窝者或被迫胁从者,王阳明向其发放食盐、大米和农具等物资,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使其安定下来。正德十四年三月至七月,江西全省遭遇罕见旱灾,他先后两次向朝廷上疏,请求蠲免江西两年的税粮。为了说服皇帝,他甚至表明,朝廷如果能宽免税粮,帮助民众脱离困境,让他罢官归田也在所不辞。正德十五年十二月,江西建昌、抚州、宜黄等县又遭遇特大水灾,王阳明发布《赈恤水灾牌》,命令各县政府官员将官仓内储备粮食用船装运至遭受水灾的乡村,并亲自把粮食分发到灾民手上。他还要求地方官员爱民如子,切实对乡民施以恩惠。

总的来看,王阳明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特别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他主张要注重治世以德,着重培养民众的德性,彰显为政者仁心。一方面,他利用乡约这种面向基层社会,具有严格的结构体系和规范程序的民间自治组织,将民众组织起来进行儒家伦理的教化,鼓励百姓以内心良知指导外在的行为,同时利用社学向民众宣讲道德伦常,以端正人心,使其最终成为良善之民;另一方面,他主张为政者要品德高尚,有爱民之心,对百姓施仁道,行善政,以维护基层社会有序运转,实现社会善治。

【参考文献】

[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杨国荣.心学之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仁政知行合一王阳明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真正心平气和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孟子说仁德
良知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