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访古
2018-02-26陈仲丹
陈仲丹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而该州的首府也叫马六甲,本文所说就是后一个意义的马六甲,即马六甲市。它位于马来半岛南部西海岸,濒临战略地位重要的马六甲海峡,正当东西方交通的咽喉之地。其地历史悠久,有着众多古迹,且混合了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和欧洲多地的文化因素,于2008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身份增强了马六甲的旅游吸引力,也吸引了我来到这座早已向往的古城一游。
实地印象
我是由新加坡乘长途大巴来马六甲的,住处选择的是民宿。这是一幢位于马六甲河边的独立二层小楼。马六甲河现在是条景观河,2000年当地政府禁止在河里运输货物,河面只剩下载运观光客的游船。马六甲河不宽,蜿蜒逶迤地从城中流过,流入马六甲海峡,将城市分成两半。汉文古籍中描绘这条河:“有一大溪河,水下流,从王居前过,入海,其王于溪上建木桥。”为发展旅游业,现在河两岸的建筑已做了修整和装扮,白天可见墙上色彩斑斓的壁画,夜晚可见门前五颜六色的彩灯。在马六甲临时的居所选择民宿而不是酒店,看来是明智的,一是价廉物美,两层楼有房屋多间,一群人住得宽敞。二是其地离景点集中的旧城很近,步行就可到达,不劳车马。三是便于观景,一日黄昏,我站在面向河一側的楼上阳台,看见一条硕大的四脚蛇(巨型蜥蜴)从昏黄的河水中起身,向河对岸缓缓地爬去。这样的生态环境让人有渐近自然的感觉。
刚到马六甲,最初的印象仿佛时间被凝固了,有的地方好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30年代。我住的地方在华人区,外出要经过一条僻静的老街。这条街没多少行人,给访客的感觉就如同现时影视剧的布景,地道的民国年间上海、香港的景观。白墙上画着有些年头的图绘。街边的商店保持着历史的遗痕,一家修旧钟的店,里面的钟都是旧迹斑驳;还有一家店卖金饰,不大的店面柜台上装着铁栏杆,隔开店家和顾客。仔细观察,我宁可相信这是古城留存的原生态生活场景,而不是旅游部门的活道具。
说到华人居住最集中的区域,在马六甲最出名的是鸡场街。我本以为这条街的得名会与卖鸡、斗鸡有关,实际并非如此。据说其街名来自福建话的“街场街”,福建人用“街场”形容街道的热闹,而福建话“街场”与“鸡场”同音,慢慢地就讹传演变而成。细看鸡场街的建筑,走马骑楼、古老楼房、华侨会馆,都带有老香港的情怀。这条街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街,以夜市闻名。一到夜晚,华灯初放,街上许多卖纪念品的商店开张,也有众多小店和摊贩的美食可供品尝。人群川流不息,还有一些华人现场表演戏曲、歌舞助兴。在去鸡场街的路上也有两家店值得介绍。一是酒吧,生意清淡,老板是个白人,有一个站在表演区的老年菲律宾歌手弹着吉他,演唱深沉略带忧伤的英文歌曲;还有一家画店,晚上已关门,从窗户看到一对华人夫妇在里面忙碌,按门铃进入店内,画作多为马六甲风光,原作价格稍高,若是印刷品则相当便宜。
为发展旅游的需要,现今的马六甲已成了一座博物馆城,大小博物馆有数十个,让人了解它的过去。从博物馆的建筑来源它们可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原有的古建筑,如将原荷兰总督府(“红屋”)和英国总督府改造为博物馆。前者是博物馆中最重要的马六甲博物馆,里面保留了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包括葡萄牙人的服装、荷兰人的兵器以及马来人的服饰和手工艺品。二是新建,建造仿古建筑,如海事博物馆的外形是艘巨大的海船,其母本来自在马六甲附近失事的葡萄牙帆船“海洋之花号”。还有新建于圣保罗山下的苏丹王宫也是个博物馆。这座木头皇宫是根据《马来纪年》中描述的王宫为蓝本仿制,据说没用一根铁钉。马六甲王宫原本建在山顶,后被拆毁,原址用来建造葡萄牙人的圣保罗教堂,现教堂建筑尚在,只是没了屋顶,不得已只能在山下复建王宫。里面除展出图片、实物外,还多有仿真蜡像,比如一组再现当年宫廷争斗谋杀的蜡像,说的是苏丹家族争夺权位的一场兄弟之争。这些博物馆展示的主题多样,可大可小,大者有独立博物馆,小者有邮票博物馆,都事涉专门。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有马来建筑博物馆和马来文学博物馆,前者多模型,后者多图片,介绍的都是我很少了解的内容。
值得一说的还有马六甲的花车,实际是脚踏三轮车。车夫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用塑料花、娃娃头、金属亮片、圣诞彩灯装饰他们的爱车,有的还配上音响,弄得十分靓丽醒目,供游客坐着车在旧城闲逛。这是个在马来西亚别处几乎消失的行业,只在马六甲兴盛。
郑和来访
在马六甲访古,有个中国人不可不提,这就是大航海家郑和。郑和一生七次远航,至少有五次(有说六次)到过马六甲,所以在马六甲到处都能见到与他有关的东西。鸡场街的入口处有个很大的郑和宝船模型,复建的王宫里也有来自中国的使团与苏丹(国王)见面的蜡像群塑,可以推定这个使团的首领应该就是郑和。在名为“红屋”的博物馆中还设立了“郑和文物纪念廊”。附近与郑和有关的遗迹还有三宝山和三宝井。三宝井在三宝山下的宝山亭内。三宝山是马六甲最高的山,实际是个华人公墓。当地华人相信它与三宝太监郑和有关,也相信三宝井就是当年郑和下令挖掘的。
1396年是马六甲官方史书记载其建国的时间。该国一建立就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最早来访的中国使臣是宦官尹庆,1403年,他奉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之命,“往谕满剌加(马六甲旧称),赠送其国王礼物”。马六甲的开国国王拜里迷苏拉大喜,“遣使随庆(尹庆)入朝贡方物”。朱棣下令册封其国,予以正式承认。来访的马六甲使臣向明朝政府表示:其王慕义,愿岁效职贡,请封其山为一国之镇。据《明实录》记载,朱棣对此大加赞赏,欣然应允,谕礼部臣曰:“先王封山川奠疆域,分宝玉赐藩镇,所以宠异远人,示无外也。可封其国之西山为镇国之山,立碑其地。”朱棣还亲笔写碑文,赐以铭诗。
1409年,郑和率庞大船队访问马六甲,赠送拜里迷苏拉袍服,建碑封城。从此马六甲成了郑和船队的远航基地。他在这里“筑官厂以顿钱粮,建行辕以寓随从”。郑和有个下属叫马欢,著有《瀛涯胜览》,其中记述了他随行的观感。该书中写道:“中国宝船到此,则立排栅,如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立重栅,如小城,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在其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等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由此可知,马六甲是郑和船队的重要中转地。马欢对马六甲的印象是:“国人男子方帕包头,女人撮髻脑后。身体微黑,下围白布手巾,上穿色布短衫,风俗淳朴。房屋如楼阁之制,上不铺板,以椰子树劈成片条,稀布于上,用藤缚定。如羊棚样,自有层次。连床就榻盘膝而坐,饮卧厨灶皆在其上。人多以渔为业,用独木刳木泛海取鱼。”endprint
受郑和来访的影响,1411年拜里迷苏拉王率其妻子来中国,陪臣有540多人。当他们到达明朝都城的南京近郊,接待官员奉命前来宴劳。他们被安置在招待国宾的会同馆,正式会见安排在皇宫奉天殿。朱棣亲自宴请,赐以金绣龙衣、麒麟衣等。使团离开南京回国时,礼部官员还分别在归途的龙江驿、龙潭驿宴请。使团带来的货物大多照价收购,有些则允许其贸易。《广东通志》中还记录了永乐皇帝热情洋溢的送别辞:“王涉海数万里,至京师,坦然无虞,盖王之忠诚,神明所佑。朕与王相见甚欢,固当且留,但国人在望,宜往慰之。今天气向寒,顺风南帆,实维厥时。王途中善饮食,善调护,以副朕眷念之怀。”表达依依惜别的关切之情。巧的是,我在南京曾在城西的龙江居住,明代这里的龙江驿、龙江关和龙江船厂(遗址已挖掘,建为宝船公园),都与郑和航海有关。
在鸡场街附近有个与郑和有关的纪念地,这就是郑和文化馆。它是个私人博物馆,建于2005年,据说是在郑和的官厂遗址上建造。该馆馆主是新加坡的华商陈达生。陈先生也是一位收藏家,以收藏中国古陶瓷闻名,其中不少就是从马六甲沉船中打捞出的明代古瓷。郑和文化馆楼高三层,展厅分为“郑和在中国”、“郑和在马六甲”、“郑和宝船”三部分,里面有不少实物(古瓷器特别丰富)和模型,尤其是宝船部分仿制模拟了郑和船队水手的生活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出于对郑和的崇敬,我也去那里参观,惜乎未能见到馆主。
2015年1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吉隆坡结束了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会议后,驱车去马六甲访问,专门到郑和文化馆参观。他在文化馆盛赞郑和远航的伟大意义:“600多年前,郑和船队带着和平、友谊来到这里,开展互利的商业文化交流,并帮助维系当地的和平与安宁,是和平交往、互利友好的使者。”
殖民留痕
对马六甲人生活有巨大影响的还有后来葡萄牙人的入侵。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致力于开辟通往东方的海上航线。葡萄牙人已认识到马六甲的价值,葡萄牙商人皮莱资称:“马六甲是一座为商业而生的城市,比世界上任何城市都适合商贸。马六甲居于熙熙攘攘的商业活动的中间,方圆一千里格之内所有不同民族的商业贸易都要通过马六甲。”按照皮莱资的说法,在马六甲可以听到84种语言。
1508年,葡萄牙人薛魁罗受国王之命率5艘船驶向东方,先至印度的科钦(柯枝),后抵苏门答腊的亚齐,最后到达马六甲。这是欧洲人势力侵入马六甲之始,时为1509年8月1日。薛魁罗命其随从带礼品、公文上岸。当地人见到这些相貌奇特的人很好奇,围着他们问:“你们是白皮肤的孟加拉人?”每个葡人都被马六甲人围绕,“有捋其须者,有抚其首者,有攫其帽者,更有拍手欢呼者”。这次交涉未能成功,葡萄牙船队被驱逐。
1511年5月2日,葡萄牙驻印度果阿的总督阿尔伯奎克率19艘战船、1400名士兵直接驶往马六甲。他的旗舰是最大的“海洋之花号”,后遭遇风暴沉没。7月1日,葡舰队驶抵马六甲,当即升旗吹号,鸣炮下锚。岸上的马六甲人则立防栅,集舰队以示威。7月24日,阿尔伯奎克将手下舰队分为两支,分头上岸进攻;一路在河的西岸登陆,那里有王宫,另一路在东岸登陆,城市的主要部分在这一边。马六甲士兵持矛执盾,射毒箭,投石球,奋力抵抗,相持了很久。这种毒箭实际是用吹管吹出的飞镖,上面涂有某种鱼的毒液。国王苏端妈末和王子亲自骑着战象,督促后退之军再进。而战象被戳瞎了眼睛,苏端妈末国王从象背上跳下逃走,海边的堡垒被葡军占领。战至下午,葡军没有食物补充,又感到酷热,阿尔伯奎克下令退兵,携带缴获的战利品回船。这次交战有70多名葡军士兵受伤,中毒箭者除一人用炙热的烙铁治愈外,其余人都毒发而死。8月10日,葡军做好了再次进攻的准备。战船周围用遮蔽物屏障,四周备有发射孔。主桅杆顶部悬有火球、火箭和石球等,可随时发射,并载有大炮数门,缓缓行驶。葡萄牙人登陆上岸,进攻在防栅后面的守军。随后各个防寨陆续被攻克,马六甲河上的高大桥梁也被攻下。这座桥是重要的防守要冲,在其两端建有坚固的工事。随之,驶进河中的葡萄牙炮船彻夜轰城,守军无心抵抗,苏端妈末逃亡国外。显然,葡军获胜的原因是他们拥有火器的优势。自此马六甲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这件事在中国古籍《东西洋考》中这样记载:“佛郎机(葡萄牙)破满剌加,入据其国,而故王之社遂墟,臣隶俯首,无从报仇。”
葡萄牙人在马六甲留下的建筑最重要的是一座石砌要塞。葡人典籍《伊利德书》对此有记述:“绕圣保罗山有一城墙。城辟四门,两门开启,以通贸易,两门常闭,谨防不测。城中有基督教堂五,小教堂二。圣保罗教堂和修道院位于山巅,是由阿尔伯奎克就马来王宫而建筑。”这座要塞正式名称是法摩沙城堡,其大部分被后来的荷兰人拆除。1810年,在當时槟城(槟榔屿)任总督助理的英国人莱福士来马六甲游览,见到正在大拆城堡,向当地政府上书,阻止了对要塞的摧毁,给今天保留下该要塞的一个城门,被当地人称为“圣地亚哥城堡”。这座古堡的门楼上还雕刻着当年葡萄牙军队的图案。从圣地亚哥城堡向圣保罗山攀登,沿着陡峭的台阶可以到达山顶的圣保罗教堂。这座教堂是1511年由葡萄牙人修建,是欧洲人在东南亚修建的最早的教堂。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马六甲旧城。现在教堂已被毁弃,屋顶坍塌。在荷兰人统治时这座教堂曾被修复,里面有不少荷兰人的墓。在今天马六甲靠海的郊区还有个葡萄牙村,那里的居民大多是葡萄牙人后裔,因为不断与当地人通婚,其肤色变黑,但令人称奇的是他们至今仍说着16世纪的葡萄牙语。
葡萄牙人在东南亚的劲敌是荷兰人。荷兰自1606年起就开始以武力威胁马六甲,直到1641年才完全控制。1636年至1639年,荷兰海军封锁马六甲海峡,曾击败从果阿来救援的葡萄牙舰队,葡舰队司令在海战中中炮身亡。1640年8月,荷兰军队在马六甲城堡以北登陆,连续攻下海边的两道防线,在城堡前筑战壕,修炮台。次年1月爆发攻城之战,战事激烈,双方损失惨重。围城前城内有2万居民,围城期间死亡7000人,逃亡者更多,战后城里仅剩3000人。这是马六甲历史上空前的浩劫。对荷兰人统治马六甲的情况,时在荷兰东印度公司任职的李霍夫有所介绍。1660年他途经马六甲,这座城市给他这样的印象:“城中居民多有荷人,混血种人尤多,华人、犹太人亦有,大多系营商业者。马六甲的土著是马来人,肤棕色,发黑而长,眼大鼻扁,源出爪哇人。他们体裹一布,手足俱裸,装饰品仅金钏及嵌有宝石的耳环。”
在马六甲荷兰人留下的最重要的建筑是荷兰总督府,因其外墙、木门均为红色,故称“红屋”。其砖墙厚实,木门笨重,一直是政府机关的所在地,直至1980年才改为博物馆。与鸡场街平行有一条荷兰街,街上有不少荷兰风格的建筑。我借助导游手册参观了位于荷兰街8号的一幢住宅,向在里面行管理之职的荷兰人后裔买了本介绍马来西亚历史的画册。
继成为荷兰殖民地之后,马六甲又被英国统治。这次政权更迭采用的是和平方式。荷兰人对马六甲的统治结束于拿破仑战争,当时荷兰本土落入法国之手,拿破仑派他的弟弟路易·波拿巴直接统治荷兰。荷兰执政威廉五世逃往英国,宣布英国军队可以在荷兰殖民地登陆。当时有一支英军在马六甲登陆,当地荷兰驻军不仅未加抵抗,还设宴款待。在宴会上总督夫人亲自接待,吹口琴助兴,并命其女奴拉小提琴和之,音韵悠扬。这位夫人喜嚼槟榔,其他贵妇人也有此爱好,房间里备有唾壶,存放吐出的槟榔渣。这表明在马六甲荷兰人的生活明显已受当地风俗的影响。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荷兰一度收回马六甲。1824年,英荷签订协议,两国调整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马六甲正式划归英国统治。1826年,马六甲与槟城、新加坡合组为“海峡殖民地”,先属英属印度总督管辖,后成为英国直属殖民地。归英国统治后,由于槟城、新加坡的发展,马六甲的经济地位有所衰落。值得欣慰的是,在摆脱了数百年的殖民统治之后,马六甲终于找到了自身发展的成功之路,历史遗迹成为优质的旅游资源,让这座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市焕发出生机。
临离开马六甲的前一天下午,房东邀请我去参观海上清真寺。这座新建的清真寺位于海边,房屋下面就是海面,看起来像一座浮动的建筑。在靠海一侧的看台,可以远眺马六甲海峡,只见海面水汽湿润朦胧,远望对面印尼的苏门答腊,看不见陆地,也见不到航船的影迹。在落日余晖下,清真寺浑圆的金色穹顶轮廓很美,听着诵经声和海浪声,声响谐和,真是件让人惬意的事。
说到旅游地,游人的感受会有不同。有的让人后悔,有的让人满意,还有的会唤起重游的兴致,马六甲无疑属于后者。
(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彭安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