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亲情作文有新意

2018-02-26张辉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亲情细节母亲

【摘要】亲情作文是学生最想写又最不愿意写的文章。最想写是因为来源于生活,从最初接触的“雨天送伞”,到“生病了妈妈彻夜不眠的守护”等选材,已成为了我们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素材。学生在日常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偏向亲情,实际上,与其说学生想写这类文章,不如理解成是学生自己在我们所框定的环境里所养成的习惯。由于习惯,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熟悉,有素材可用,写起来比较顺手,所以,考生在遇到作文题目后,脑海中想到的往往是亲情类作文。而不愿意写的原因就是写作素材显得老套、重复、没有新意,考场上容易出现“撞车”现象,很难独出异彩。所以,亲情类作文在考场中便成了作文素材中的“鸡肋”。

【关键词】亲情作文;新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名老师,我一直走在作文写作指导与实践的一线。有着丰富的经验,下面就从作文写作的创新上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从细节的角度进行创新

细节描写是指文章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环境、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对塑造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突出文章主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会增加文章的画面感、生活性,有助于文章中心明确,立意突出。

细节的创新在于对人物的刻画。人物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都应符合他的年龄、身份、身世地位,更重要在于避免俗套的人物刻画“炯炯有神的眼睛”“乌黑亮丽的头发”“高挺的鼻梁”等这种固定表达的搭配,虽然语言优美、稍有文采,但人物没有生机与活力。扁平化的人物刻画也成了学生写作中常见的诟病。

细节角度的创新在于人物事件选择,个性的捕捉。当我们的目光聚焦到他的“脚步声”“眉宇间”“眼眸中”“步履变化”“口头语”“服饰特色”等更具体的方面时,你会发现你的细节就活着,就不落俗套了。因为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二、从事件选择的角度创新

(一)写作对象的选择

中国孩子都会有家族意识,逢年过节亲戚相聚,所谓的“七大姑八大姨”就开始纷纷亮相,写作所选择的对象可以从我们这一大家子人中寻找,可能是我的“大伯”“舅舅”“舅老爷”“姨奶奶”等。和自己的父母相比,他们虽然是陌生的,但这些人物更容易刻画,特点在孩子眼中更明确,事件更好选择,因为熟悉的地方已经没有风景,开辟新的环境往往让人眼前一亮。

(二)人物角色的变化

站在不同的视角上,你会发现人物身上不同的光辉。孩子眼中的亲人就如同是他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母亲就是母亲,父亲就是父亲,他们的身份千古不变。我们不妨换种视角,例如从妈妈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来看,她可以是母亲,是老婆,是女儿,是领导,是同事,是……生活赋予了妈妈太多的角色,而我们只会写她是一位母亲。所以,写作中,转换她的角色与身份,就能提取不一样的事件,同样写亲情,这样更出彩。

(三)事件深度的挖掘

人物的成长历程、身世背景、职业特点、做人做事的原则等方面可以重点提炼。教学中的这个环节也是一堂家庭教育课,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去采访自己的亲人,深入了解自己的亲人,更有助于青春期的孩子真正地理解自己的亲人。从采访中我们会知道,青葱岁月中,母亲的理想;三尺讲台上,父亲的汗水;艰苦岁月里,爷爷共产党人的坚守;沙漠边疆中,军人舅舅的勇气……去挖掘他们身上特有的光环,而不只有对我们的爱。写作并不是没有素材,而是缺少与家人坐下来交流的时间,缺少引导孩子发现的方法。

三、从写法布局的角度创新

(一)以小见大,避免作文中泛泛而谈、空洞肤浅

“以小见大”就是“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以小见大”中的“小”,是叙述、描写的焦点,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服饰、语言、表情、动作、神情等来表现人物的职业、性格、心理等特点。从清晨的一杯温水,烈日下撑起的遮阳伞,夜深时踮起的脚尖……小小的细节,反映出爱的主题。

(二)线索让文章变得浑然一体

线索能使文章浑然一体,它体现着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着文章的主题思想。亲情作文中,我们要善于捕捉人物本身的特点特征,以此为线更能凸显人物风格,比如“父亲的三巴掌”“妈妈的一句口头禅”“爷爷的大白瓷缸子”等,线索利于展开故事情节,更便于学生掌握。

(三)多件事写人,人物塑造更丰满

多件事塑造人物有多种技巧方式,可采用纵式结构,例如“母亲的三巴掌”。以成长路上三次挨打的经历为出发点,既写出青春期与母亲的矛盾,又写出母亲的教育给自己的影响。“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写出不同年龄段里,父亲对孩子态度的改变。一开始严厉到说教再到影响,刻画出因自己的成长而父亲的教育模式也在改变。一情一理两件事写人,选择一件彼此之间温暖有爱的故事,再选择一件在人生路上对自己有影响的事件。两件事,两个角度,塑造出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人物形象。插叙是在一件事情中插入另外一件事情,既能补充与解释故事情节,避免文章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又能插叙人物的生活背景,丰富人物形象,塑造出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以上是我自己十多年來专注研究语文学科的粗浅见解。亲情作文不只是提升写作的分数,学生还能通过作文来重新塑造他们心中的亲情,有利于解决青春期的学生与家人之间的矛盾,彼此理解。所以,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设计出精彩而独特的亲情作文讲解是当下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作者简介:张辉,1988年生,山东省济南人,本科,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亲情细节母亲
永不凋零的亲情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细节取胜
清明话亲情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