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经典诵读实效性研究之教学策略浅述

2018-02-26蒋少鸿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实效性初中语文

蒋少鸿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不同于儿童启蒙教育,当更注重实效性,注重学科本身的科学性。本文探究的是传统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问题——在不削弱传统经典诵读的前提下,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其语文教学实效性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诵读;实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20 世纪90 年代, 台湾学者台中师大王财贵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读经热”由此开始。王财贵关于传统经典诵读的观点认为:教育简单轻松,要了解教育的本质,认识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语文是非科学教育,从小教学生诵读经典,不需要在“懂”字上下功夫,长大就慢慢懂了,会受益一辈子。而叶圣陶先生语文工具说的观点, 让笔者更辩证地看待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学不同于儿童启蒙教育,当更注重实效性,注重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叶老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并不反对语文内容的人文性。刘国正先生说:工具性发挥出来就有人文性。本文探究的是传统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问题——在不削弱传统经典诵读的前提下, 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其语文教学实效性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一、有效积累的方法和实效教学策略

(一)有效积累方法

对传统经典的有效积累始终贯穿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这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积累诵读八法:

1. 化整为零法;2. 集中教学法;3. 晨读法;4. 回头记忆法;5. 竞赛激励法;6.故事激发法;7.翻转学习法;8.音乐歌唱法。

(二)实效教学策略

通过实践,笔者及团队把传统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探索了经典诵读和语文教学的契合点,总结了行之有效的初中阶段的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策略。实效性教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文本阅读和写作两大方面。

二、文本阅读的实效性和教学策略

1. 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能促使良好语感的形成,把握诵读的语速、语调和情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更透彻。通过夯实诵读的基本功,使得学生能高效地阅读文本。这种高效不仅体现在阅读的速度和专注度上,更体现在对文本的理解力上,学生能够在诵读的同时理清思路,分解层次,理解概括主要内容。3. 由浅入深地引导古诗文的进阶诵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并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利用工具书理解诗文基本内容。在诵读中不仅注重积累,还应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交流感悟,并创设语言环境去运用诗文名句,不断提升学生的欣赏品位。4. 在诵读中不仅能积累美词,也能学习强化语法知识。如:修辞手法需要读出生动性来;对比的表现手法往往正反情感截然不同,要读出作者所寄寓的好恶之情。

经典诵读在文本阅读方面的实效教法:

第一步,回诵积累。回读教过的诗文名句,做相关性归类积累,这也是新课导入。

第二步,浅唱入境。先让学生进行了解性诵读,发表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师引导进入文本情境。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学生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去了解文章内容,在不看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学生对于情感的把握也许会有差异,但自己独到的体悟才更重要,这样,在初读体验的基础之上,便可进入理解性的诵读。

第三步,吟哦解读。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性诵读,了解文本内容。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体会作者的处境和思想,进入理解性诵读。此步骤中注意经典诗文在文本中的四大作用。1. 引导学生了解诗文的内容、诗人的情感、生活的时代背景。这些诗文能佐证文章观点。2. 注意品词,注意诗文名句描摹的对象特点。用诗文中的细节描写表现写作对象的特点。3. 让学生摘录阅读文本中的诗文名句,多背多记,合理运用,为文章添彩。诗文名句能增强文章的文学性。4.“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反复诵读,辅以老师的指导,加深对文意的体会。

第四步,沉醉品鉴。指导学生进行鉴赏性诵读,体会文本的语言之美。文本中很多经典的语言,往往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让学生体会这些诗句的表达效果,对于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步,移情回味。在品赏基础之上进行记忆性诵读,读出自己新的感悟。这里说的记忆性诵读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之前三步诵读的基础之上进行最后的完善,熟读成诵,将作者的情感变化融入自己的朗读之中,诵读之后,回味良久,记忆深刻。

闻一多评价诗词说:“古代诗歌那么严格规定诗词的格律,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借助声音的艺术力量,使诗词变得更有意义。”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情感,学生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要比教师单纯的讲解直观。从声而到情,由象而到境,逐步深入,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和体悟,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诵读中享受美的魅力。阅读教学要紧紧抓住从听、读到想的过程,从而指导学生由感知语言文字的表象到理解、把握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及其相互联系的实质。在这个五步教法中贯穿诵读,引导学生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感知),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解构),再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内化)。

三、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学策略

1.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需要平时多进行社会实践,感受生活,表情达意,这是直接的源泉。而古诗词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缘于诗人仔细地观察自然、细心地感悟生活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诵读,感知先贤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间接习得前人的丰富情感。我们经常通过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诵读古诗词,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那么,就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经典诵读作品往往都是凝练地、有个性地表现事物特点和作者情感的,学生多诵读积累,就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去写作,就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甚至是有创意地表达出事物特征和自己的感情。2. 通过诵读积累,将题材内容、描写技巧、主题思想进行归类建立写作素材库。通过吟诵可以检验作文是否文从字顺,是否表情达意。3. 凝练的传统经典诗文,适合进行扩写练习。扩写时因为有了诵读的积累,因此只先诵读体会,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然后文思泉涌,水到渠成。

写作方面的实效教法:

第一步,归类诗文,诵读积累。将描写性的诗文名句进行整理,然后指导学生有计划诵读积累。

第二步,诗言志,歌咏言。按照思想主题把积累的诗文进行归类,通过诵读归类思想主题的经典文本,促進学生写作表情达意、生发思想。

第三步,写作之初,模仿典范。将名家经典编入作文教学体系,通过诵读范文,加之教师的指导(尤其注意细节描写的品读),使学生习作得以有较高的起点。

第四步,以读促写。在诵读训练的基础下,通过作文“双核序列训练”,讲究作文教学策略,有效提升习作的格调。

第五步,写作前学生自主进行作文“小抄”,习作甚至考试时可以带入。作文“小抄”既是回头,又是归纳。作文“小抄”包含古诗文名句、现当代名家名言佳句等。

第六步,通过吟诵修改自己的作文。检验是否文从字顺,是否表情达意,是否自然入味。

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诗词名句后,需要一个合适的表达途径,而习作能恰当地引用诗句能增强表达效果,为文章增添色彩。所以诵读古诗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当然作文教学光有兴趣是不够的,需要有严格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抓手,因此笔者和团队建立了作文教学的“双核”体系,辅以诵读实效性课题,成为这三年来推动我校作文教学的双翼。叶老要求学生读书作文不要为了应付考试,而应该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为了成为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因此作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中心来设定作文教学的一级目标,让学生开发潜能,完美人性,完善人格。通过系统的诵读优秀的经典作品,来构建 学生内心的真善美,确立准确的思想与价值观,从而达成人性的完美,人格的完善,以促使学生作文真正体现个性的成长、人格的健康、人性的美丽。

综上所述,通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对传统经典诵读提高了兴趣,积累了一定量的经典诗文,在教师的创新教法指导下这些积累得到有效转化,学生阅读能力有了明显进步,写作水平大幅提升。具有说服力的是学校近年来在教育局发展性评估中持续名列前茅,语文学科是其中的排头兵。而教师作为探索、实践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得到共同发展,诗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提高,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提升。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实效性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