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旧媒体“融”起来

2018-02-26

上海采风月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旧杂志微信

本期封面上,显著标注了“双月刊”字样。此前,为了提示读者和会员,我们先在杂志公众微信号上做了刊期调整的告示,请见者互相转告。不过这个微信告示的作用比想象中的要小,元旦后上班,办公室电话铃声没有停过,编辑们接听接到手软:习惯了每月一号收到杂志的读者不断追问“杂志为何还没到?”所以,希望本期封面上醒目的“双月刊”字样,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假如您在3月1日没有收到杂志,那是因为“逢双月出版”的缘故,请耐心等待哦。

也许我刊的受众大多为高龄读者,对新媒体的熟悉度不如年轻人。不过我们还是要说说新媒体,因为我们正在尝试适度转型,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媒体上。据编辑统计,2017年采风微信公众号共发文章249篇,总阅读量324543次,點赞4099次,评论498条,被其他微信公号转发72次,粉丝年增长率26%。这些数据,对于一个“大号”而言,可能无足挂齿;但对一个“小号”而言,却是不乏温馨的激励。30多万的阅读量,就意味着杂志的文章又找到了很多新读者;粉丝的增长,就意味着这个微信号被稳定的关注。在手机阅读渐成主流的情形下,我们时刻关心着新媒体读者的动向,我们不敢落伍。

如何看待“新旧媒体”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命题。一方面,新媒体新人群新阅读不可抗拒地蔚成声势;另一方面,纸质阅读墨香阅读因其具有经典和手工的特质而显得弥足珍贵。这两者之间,会不会决出“你死我活”的定局?至少目前看来,尚属并行不悖的局势。不过有一点似乎是共通的: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式阅读,无论你采用什么样的文体,“言之有物”“言之有趣”似乎是各类读者的共同要求。也就是说,印在纸张上也好,放在电脑上也罢,“内容为王”的规律还是不可绕过,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和谐,到哪都是决胜的法宝。

说到“内容为王”,我们可能会有点饶舌,免不了对本刊的文章自我肯定几句。很多读者评价道:这本杂志不八卦不猎奇,真情实感加真材实料,具有文艺史料的价值,值得永久珍藏——谢谢你们的慧眼和慧言。做一本有意义有价值的杂志,正是本刊同仁的追求。这些内容,不但“老人”爱看,“新人”也不排斥,甚至也很待见。理由很简单:老明星也有年轻靓丽的时候,何况我们也不乏关注新明星。文化传承这个东西,有时候不需要专门“提倡”,有真正优秀的内涵存焉,谁会无动于衷不感兴趣?

采风公众微信号上的文章,基本上是杂志的内容,可是为何会有日渐增长的新读者?因为这些内容货真价实值得阅读,而轻便的阅读方式也助力了便捷传播。我们已经获得过多次便利:当受到纸质媒体出版周期限制的时候,我们选择在第一时间,将杂志内容预先在微信上推出,刹那间,时效性很强的文章立马被刷屏。比如刚刚过去的2017年,有太多大师级的文化名人相继离去,而本刊几乎对这些名人都做过专访,于是旧作配新闻,很快在新媒体上发酵,读者惊呼“采风速度”——其实哪里是什么速度,只是我们的宝藏比较丰厚罢了。

宝藏加速度,似乎暗含了某种启示:新旧媒体是可以相互补益的,“时效”和“深度”,既各自为战,又相互融合。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喊出响亮的“融媒体”口号,或许正是领悟到两者的各自特点,将对立思维调整为融合思维。“融媒体”是对媒体从业者的考验,它要求业内人士既懂传统,也懂时尚,既善于手工制作,也擅长科技操作。科技创新不但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也改变着文化生产的方式。不过这一切岂能难倒与时俱进的我们,一手牵住优秀传承,一手牵住时代风潮,在“融”的思维下,何惧之有?

本刊编辑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旧杂志微信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人间最美半新旧
杂志收纳碗
新旧《中小学生守则》透析
当NSX遇上NSX
微信
微信
微信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