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中那些“预设外”的魅力

2018-02-26钱洁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因势利导不确定性课堂

钱洁

【摘要】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师单边的课前预设不可能变成“万能良药”。其实,课堂的活力往往就是来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现场教学中必须要顺应学生的课堂生成。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一个“也”字使学生分化出了两派意见,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开展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一场预设外的辩论,却收获了惊喜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不确定性;因势利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初遇“也”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在备《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我对这个“也”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结合上文出现的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分析,此处的“也”可以理解为“再一次”。于是我作了如下预设——这里的“也”和上文中的“喜出望外”“高兴”相对应,通过“央求”,可见母亲是多么迫切地希望“我”能够完成她的心愿,在多次提议遭拒后,儿子首次松口答应,母亲的喜悦溢于言表,因此儿子不耐烦地抱怨,似乎对母亲而言早已显得无足轻重了,由此可见,母亲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抛诸脑后,一举一动无不为“我”着想,这笑容的背后是无比艰难而沉重的。

二、辩论“也”

备完课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的我,万万没想到这一个普通到几乎可以被忽略的字竟会在课堂上酝酿出一场辩论……

师:作者为什么说“母亲也笑了”?

生1:我认为是史铁生看到母亲高兴得坐立不定而笑了,母亲看到“我”笑了于是也跟着笑了。

生2:我不认同,我认为是母亲先前因为“我”同意去北海笑过一次,这是第二次,所以说“也”。

课堂教学存在着许许多多不确定因素,这不,第一位学生的想法显然是在课堂预设之外,经过统计,我发现支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竟有三分之一。这样一来,如若强行将预设结果灌输给学生,不但无法使学生接受,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既然有截然不同的见解,那不如来场辩论吧!不仅给学生一个表达想法的平台,也便于教师从学生的智慧中获得些许启发。于是,一场激烈的论辩展 开了。

生1:显然是因为“我”笑了,母亲才笑,从课文以及史铁生的其他作品中可见史铁生是一位十分孝顺的人,母亲的喜怒哀乐也一定牵动着他的心情,母亲那么高兴,史铁生怎么可能不高兴?

生2:如果说史铁生笑了,“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又如何解释?这显然是史铁生对母亲为了一点小事欣喜不已的抱怨,母亲面对我的抱怨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可见母亲内心有着难以抑制的高兴。

生3:谁说这句话就一定是不耐烦的?我认为也可读出一种嗔怪的口吻。这也完全说得通呀!

生4:当时史铁生正处于精神抑郁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心寻死了,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地被逗笑?母亲要带他去看花,也一定是因为试过许多方法没有见效。因此,这里,史铁生不可能笑。

生5:史铁生精神抑郁,他母亲应当是非常小心地顺着他的意思,如果说此处史铁生已经不耐烦了,母亲怎么可能视而不见,继续絮絮叨叨,难道就不怕“我”情绪爆发吗?

生6:作者使用“?”“!”,都是为了加強语气,如果说是嗔怪,应当是加语气词,比如“哎呀,烦不烦啊。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呀!”这样才更适合嗔怪的口吻。

生7:……

三、再析“也”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各有各充分的理由,我深知在此时急着站队绝对是万分不妥的。于是我提议暂时“休战”,把这个问题放到最后。我顺势请同学们再次朗读第2、5、6段。

师:同学们找一找三段中的叠词,说一说有什么意味?

生:“整宿整宿”“大口大口”可见母亲的病已经非常严重了;“准备准备”“絮絮叨叨”可见母亲难掩高兴,在病重情况下还一心想着儿子,表现了母亲的无私。

师:作者对母亲的病情有所了解吗?

生:没有,“一直不知道”“没想到”“绝没有想到”,程度一次次加深,可见母亲的病情和死亡是完全在作者的意料之外的。

师:怎么看“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中的“可”“却”和“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中的“绝”“竟”?

生:这些词表现了作者的意外,也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只关注自己的瘫痪,却没关注同样遭受着病魔折磨的母亲。

师:是啊!母亲对我是那样的关心,然而“我”却没有给予 母亲相应的关注。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曾这样回忆:“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样一个沉溺于残疾悲痛的史铁生,哪里还有时间顾及别人的感受?正因如此,他才会在文中反复提及“不知道”“竟”“那”等词,这无不表达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啊!那么,同学们你们现在又如何看待这个“也”字呢?

生:一个“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史铁生,在那个情境之下,一定是暴躁和不耐烦的,所以,“也”是指母亲没被“我”的抱怨影响,仍然沉浸在喜悦之中,从中可见母亲的无私和“我”对母亲的愧疚。

四、反思“也”

一堂围绕一个“也”字展开的《秋天的怀念》——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出乎意料的是学生思考问题的多样化角度,情理之中的是真实课堂所特有的不确定性。在课堂中,学生对同一问题持两派观点,教师将计就计,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充分陈述理由,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争议问题之中,使学生在辩论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文学本就是仁者见仁的,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不但容易将语文学习模式化,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时候不妨在教师的引导下,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观点的权利和机会。因此,教师的课前预设要顺应课堂的“不确定性”,就不能只预设,更要“现设”。这直接决定着教学的 有效度与学生可能获得的发展,课堂的生命活力才可能得到真正地释放。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因势利导不确定性课堂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聚焦时政析热点 因势利导巧复习
英镑或继续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因势利导抢市场,练好内功助发展——迅达咨询砥砺奋进的五年
具有不可测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顺时而变促转型 因势利导谋发展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