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年级精细化管理
2018-02-26耿向林
耿向林
(重庆市江北中学)
精细化管理是备受推荐的现代化科学管理理念,这是一种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之上,并且将常规管理逐步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与管理模式,更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管理成本与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的管理模式。高中阶段对学生来讲是提升知识、素质、能力的关键时期,随着最近几年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高中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这些“00”后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不仅为学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也为高中年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改革机遇。只有全面提升高中年级的管理效率,才能为学校教学活动有序开展、高效实施提供最大的保障。因此,笔者认为,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高中年级管理,使其管理能够更加融入细节,从而实现年级管理实效的优化。
一、管理精细化
基于精细化管理以及高中年级班组管理的特点,高中年级精细化管理主要做到这几点:第一,建立并完善制度;第二,切实执行制度;第三,做好检查反馈。建立并完善制度是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结合高中年级班组管理的特点,需要制订这些制度,例如:集体备课制度、班主任值日制度、学分管理制度以及集会做操制度等。其中,班主任的角色非常特殊,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整个年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被视为核心地位。因此,在实施年级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每一个年级的年级组长需要对班主任早中晚的职责进行明确。备课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环节,集体备课制度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如何发挥备课组的力量,那么就需要对备课组组长、任课教师的具体职责进行明确。再好的制度,倘若没有落实执行都将是“一纸空文”。高中年级组可以通过开会的形式或者口头传达的形式,将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准确有效地传达到每个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手中,即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职责、责有限定之期。另外,就是要做好检查反馈的工作。高中年级组组长可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召开会议,对每天的值日情况、备课情况、集会做操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与检查。精细化管理关键在于“精”与“细”,只要能够坚持做到这些方面,便会让年级管理工作更加有秩序,从而提升管理的效果。
二、活动常规化
实施高中年级精细化管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将各项活动常规化。比如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校需要对师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有利益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开教学活动之外,学校还会涉及很多其他活动,这些都需要落实到人头,由责任人进行策划,既要有活动策划方案,还要有活动之后的反思,并安排好专门的协助规则,确保协助活动能够有效开展。学校内的纪律卫生检查、观看演出、展示观摩课、新生军训等活动都是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而高中年级组组长则要重视每一次活动,善于抓住这些机会,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以便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新生军训”活动为例,通常来讲,这是每个高中学校的重点活动之一,军训最终的效果对后续教学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确保活动的质量,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下,必须要精细化到各个细节,对军训着装、作息制度、训练项目、内务整理等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新生军训活动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为了能够提升高中年级精细化管理的实效性,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活动,确保各项活动能够常规化,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建设规范化
团队建设要规范化,这是高中年级精细化管理的提升环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高中年级组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同样也为高中年级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无论是高中年级组长、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管理经验与教学经验,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为确保高中年级精细化管理能够更好的实施,需要打造这样的队伍:第一,具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团队;第二,具有领军作用的备课团队;第三,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拥有较高专业技能的任课教师团队;第四,具有良好行为的学生团队。只有规范化的团队,才能真正降低管理成本,才能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所谓“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高中年级精细化管理应该着眼于“精”与“细”二字,坚持以精心的态度、细腻的情感做好管理,改变以往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让年级管理无漏洞、无死角,从而营造出团结务实、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为学校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高效实施提供最大的保障。
[1]陈高祥.高中年级组实行精细化管理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7(11):2.
[2]王鹏.高中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文汇,2017(5):16-18.
[3]邱中彬.高中班级精细化管理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