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8-02-26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镇中心小学538038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镇中心小学(538038)
很多学生都认为“数学太抽象了,很难学好”,如何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数学学习的兴趣越浓厚,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课堂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把两个三角形用纸袋分别装好,先出示一个三角形的直角给学生看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三角形吗?”学生答:“这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我出示另一个三角形的钝角给学生看,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三角形吗?”学生答:“这是钝角三角形。”由于学生两次都回答正确,所以我给予表扬:“你们挺厉害的,都回答对了。”接着,我出示一个三角形的锐角给学生看,并问学生这是什么三角形。这时,学生根据前面的思维马上回答道:“这是锐角三角形。”于是我打开纸袋给学生看,他们看后说:“老师,刚才只看到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就可以确定是什么三角形了,为什么现在只看到一个锐角却无法确定它是锐角三角形呢?”问题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我引导学生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内角,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有学生思考后说:“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两个锐角,所以仅仅看到一个锐角,还不能确定它就是锐角三角形。”然后我进行总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三角形有两个锐角,为什么它没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呢?这是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直角为90°,如果三角形有两个直角就是180°了,那么第三个角就不存在了,无法形成三角形。如果是钝角也不行,因为钝角大于90°,两个钝角的和超过了180°……”在让学生思考的同时,我逐步引导,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结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样教学,既使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动手实践,培养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天性爱动、爱玩,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多动手、多动脑,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平均数”时,首先要让学生建立平均数的概念,但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数值,学生不易理解。我先要求每个学生准备20根小棒,分成4堆(分别为8根、6根、4根、2根)放在桌子上,再要求学生把根数不相等的4堆小棒设法移动一下,使每堆小棒的根数相等。学生听后兴趣盎然,个个都跃跃欲试,有的先从第1堆8根小棒中拿出3根放到第4堆的2根小棒里,再从第2堆6根小棒中拿出1根放到第3堆的4根小棒里,这样每堆都有5根小棒;有的先把4堆小棒合起来,然后平均分成4堆。通过实践操作,学生领悟到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把几个不相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平均摆放”等方法可以变成相等的数。然后我让学生分组讨论,相互说说学习平均数的感受,为建立平均数概念积累感性材料。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平均数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
三、联系实际生活,发展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时,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是活的、才是深刻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教学“利息”时,我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先到银行查询目前的存款利息,再用自己的零花钱或压岁钱尝试存款,可以选择定期或活期存款。同时,我要求学生在父母有空的时候,让父母带领他们一起完成,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什么是活期、什么是定期及各种存款的利息、有什么要求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学会计算自己的存款可以获得多少利息,深刻地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兴趣,达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这种效果比课堂上的直接讲授要好得多。
总而言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应认识到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