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等待艺术探究

2018-02-26江苏东台市实验小学224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21期
关键词:四边形长方体乘法

江苏东台市实验小学(224000)

数学课堂中,等待是教师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等待,给学生充足思维探究、动手操作、交流互动的时空,使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重视等待,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

数学课堂中,在学生无法及时回答或回答错误时,教师常会迫不及待地公布所谓的正确答案,导致学生成了学习的旁观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学会等待,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深入探究,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认识四边形”时,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认识一个新朋友——四边形。谁能给黑板上的这些图形(略)分类?”

生1:平行四边形、长方体、正方形、梯形是四边形。

师:对于这位同学的分类,你们有什么看法?

生2:我不同意,因为长方体不是四边形,而是平面图形。

师:你们能在长方体上找到四边形吗?

生3:能,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四边形。

师:说到很对。那长方形是四边形吗?

生:是的。

师:现在请你说说,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才是四边形?

生4:有四个角和四条直的边……

上述教学,教师给学生预留了一定的思考时间,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又使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耐心等待,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综观当前的数学课堂,不难发现在学生学习活动超出预设时间时,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会急不可待地叫停,导致学生无法深入探究,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耐心地等一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先出示(15+11)×28和15×28 +11×28两个算式,然后提问:“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和对比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即(15+11)×28=15×28+11×28。

师:你能具体地表述出来吗?

生1:也就是说,(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丙数+乙数×丙数。

生2:把括号里的两个数加起来与一个数相乘,等于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所得的积相加。

师:说得不错,那你能证明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吗?

生3:我列举了例子进行验证,发现它是正确的。

生4:我通过乘法的含义进行验证,发现它是正确的。根据乘法的含义,(a+b)c可以表示为c个(a+b)的连加,去掉括号,变成c个a的连加,再加上c个b的连加,由此可以得出(a+b)c=ac+bc。

师:这个规律就是乘法分配律。现在你们能总结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吗?

……

上述教学,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发现——表述——证明——总结”的探究过程,使学生明晰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总结、概括等能力。

三、学会等待,让课堂教学回味无穷

下课铃声响起时,一些教师就会急匆匆地进行课堂总结,不给学生反思和梳理知识的时间,导致学生缺乏拓展、想象、应用知识的机会。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善于等待,让学生主动反思、查漏补缺、迁移应用,使教学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在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并会用圆规画圆后,为了保持学生进一步探索和求知的热情,教师这样进行结课:“同学们,其实圆就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是某个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后留下的轨迹。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如果将这些图形沿着某个点进行旋转,它们是否也会留下轨迹,出现各种精彩纷呈的图案呢?请同学们课后开动脑筋想一想,并尝试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下一堂课时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收获,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这样结课,既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之门,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所学知识。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重视等待、耐心等待、学会等待,使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个性尽情飞扬,智慧自然生成,能力多元发展。

猜你喜欢

四边形长方体乘法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四边形逆袭记
抓不变量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