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的有效机制研究

2018-02-26滕苏苏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突发事件师生

滕苏苏



微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的有效机制研究

滕苏苏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微媒体时代的今天知识形态在改变,信息传播也在改变,它给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带来新思路的同时也提出新挑战。微媒体时代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分别从事件前期的预警机制、事件中期的引导机制、事件后期的评价机制等三方面进行,从而维护校园稳定,为师生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微媒体;高校;突发事件

微媒体的兴起给高校突发事件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运用好微媒体平台,搭建好高校和社会沟通交流的渠道,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高校是否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最准消息,就会影响社会公众对整个事件的看法,以及对高校的认识。因此,高校应该运用好微媒体这个平台,保持信息畅通,使事件圆满解决。

一、微媒体给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提出新挑战

微媒体的主要群体就是高校大学生,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离不开微媒体,但是微媒体的开放性给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一,大学生年龄小,刚刚离开父母的保护来到新环境,还没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遇到一点问题不能冷静思考,容易冲动,发泄自我情绪。而微媒体的开放性、虚拟性,给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非理性的发泄渠道,他们能够匿名随意地发表一些自我看法,甚至夸大事实,却不必承担言论责任,这样就会容易发生突发事件。线上与线下的交流,将有可能扩大突发事件,突发事件通过微媒体的传播,有可能夸大事实真相,扩大传播范围,甚至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微媒体平台减弱了高校对事件的把控能力。以前高校可以通过官方网址来发布事件的真相,占据主动地位。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开放,就使得高校对事件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在突发事件中不能占有主导地位,因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事件的发布者,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高校不能加大对事件信息的把控,就会使得信息存在虚假性,这就使得师生和社会公众难以辨别事件的真相。所以,一旦高校发生突发事件,而又没有抓住机会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就会使得信息传播失真,形成传播危机难以控制。

第三,微媒体的开放性、即时性使得突发事件传播迅速,缩短了高校处理事件的时间,对高校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提出了新要求。微媒体能够超越时空,实现跨区域传播信息,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1],使得突发事件的信息从开始传播到收到信息只在瞬间。

二、微媒体给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带来新思路

(一)开放思想,公开信息

一旦高校发生突发事件,高校的管理者应该及时公开信息,保障信息渠道畅通,建立有效的传播机制,让师生、家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事件,并能参与到其中,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如果封闭信息,就会导致信息的误传,高校的损失会更大。事件的突发性,给高校及时发布信息带来了困难,也给各高校危机公关带来了考验。如果突发事件发生,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该及时把控舆论,用开放的思想来面对突发事件,将信息公开透明。

(二)互相合作,达到双赢

高校和微媒体应该互相合作达到双赢。高校要想提高知名度,除了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办学条件外,还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通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2]。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更新思维,利用微媒体平台,引领时代发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使事件得到圆满的解决。

三、微媒体时代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

利用微媒体平台进行突发事件的管理是值得高校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有效的控制突发事件,是保障高校安全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分别从突发事件发生前期、发生中期、发生后期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应对机制。

(一)突发事件前期的预警机制

微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具有预警作用,在事件的萌芽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能够有效控制事件。

1.监测机制

突发事件在发生前会出现一些信息,高校可以通过微媒体及时关注到信息,从而能够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如通过QQ、QQ空间、微信、微博、贴吧等平台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并收集高校师生、家长、社会公众关注的信息,通过分析、筛选信息,就能够把握大家的心理,建立有效的方案并能将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从而维护校园稳定。

2.管理机制

业务负责拟定房屋租赁合同,合同谈判。根据合同金额分级授权:10万元以下合同报部门经理审批,50万元以下合同由副总审批,50万元以上由总经理审批。

通过对可能发生的隐患进行有效的排查,及时完善微媒体的管理机制,使高校能够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高校宣传部门、保卫处借助微媒体平台及时掌握校内外信息,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做好预案;同时也利用微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一些信息,比如像2017年年底南方发生的暴雪,在发生前一个星期可以通过微媒体进行报道,在告知大家的同时做好预防方案,确保师生的出行安全。

(二)突发事件中期的引导机制

1.收集机制

(1)微媒体舆情形成及传播。当高校发生突发事件,可能马上就会通过微媒体进行传播,高校师生、家长、社会公众将会及时获得信息,并发表个人看法,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由于微媒体开放性、自由性,将很难控制事件的发展,这就使舆情发展存在着多向性,一些小事甚至可能向事件预期的反方向发展。

(2)微媒体舆情的收集机制。高校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及时通过微媒体平台,获得最新信息,有效掌握并控制高校的各项动态。第一,收集舆情的范围。通过对微博、微信、QQ等对突发事件发布的收集,观察高校师生、家长、社会公众的真实想法,及时掌握舆情。第二,收集舆情的信息。只有及时收集信息,才能使高校有效掌握事件,并进行控制,使事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2.共享机制

高校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如果发生突发事件,高校想占有主导权必须第一时间将事件告知公众,并通过微媒体让公众了解事件,及时做好防范措施。

(1)第一时间公开信息。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高校宣传部门要在第一时间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及时公开公正发表信息,并给予引导,让师生、家长、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真实信息并做出理性判断和分析,这样做可以避免其他群体发布不实信息,能够使高校掌握主动权。同时,在发布信息时高校应避免以下两点:一是对主要信息的不公布,二是关键时刻不表态,否则高校将失去传播优势,失信于公众。

(2)高校宣传人员的培养。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高校宣传部门要在第一时间派出宣传人员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并告知事件的最新动态和处理情况,及时回复社会公众的相关问题。一是宣传人员要具备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分析及时了解社会公众的心理,从而制定相关策略。宣传人员能够做到及时、客观的告知事件的起因和处理情况,并确保信息和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媒体信息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事件的可信度。二是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对宣传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有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能及时公布高校的处理情况,获得公众的认可,成功处理突发事件。

3.引导机制

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在处理过程中,必须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给予正确引导[3]。社会公众看到高校及时发布信息,并符合事实,那么虚假信息将会自动消失。如果高校隐瞒事件真相并且不积极主动公布事件,就会引起公众的不满,可能会使事件扩大。高校一定要积极、主动公布事件进展及应对方案,从而获得话语权,并承担相应责任,以此得到社会公众认可。

(1)全方位引导机制。一是组合机制,微媒体通过图片、音频、视频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是社会公众最喜欢的一种媒体。所以高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提供相应的照片、甚至是处理事件的视频,以此来表明高校在处理过程中的公平公正。二是采用排版技巧,高校的宣传部门能够合理地将事件处理情况的报道放在相应的位置,通过标题颜色、字体等吸引公众眼球,使公众及时了解事件进展,并采纳社会公众意见给予反馈。三是通过专题报道,发生突发事件后,高校及时通过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媒体中设置专栏,将事件的全部信息公开透明给予告知,让高校师生、家长、社会公众了解事件的真相。

(2)领袖引导机制。在微媒体时代,高校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可以借助意见领袖的正能量,使事件朝着正方向发展。意见领袖能积极发表看法、全面认识事件,发挥正能量,通过领袖们的意见,使师生、家长、社会公众对事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重新看待事件,正确面对事件。所以说高校必须通过微媒体设置线上领袖引导机制,从而使舆论向正能量发展。

(三)突发事件后期的评价机制

当突发事件得到圆满解决时,高校还要处理好善后工作,在事件的后期要安抚好因该事件造成心理阴影的师生,通过微媒体做好疏导工作;并做好总结工作,重塑良好形象。

1.参与机制

高校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鼓励师生、家长、社会公众积极参加到事件后期的总结中,提出宝贵意见,同时也可以再次给社会公众一个交代。

2.疏导机制

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会对一些师生造成心理影响,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事件的再次发生。所以可以通过心理专家一对一的辅导,同时通过微媒体设置心理专项,及时发布心理健康内容,帮助他们尽快走出阴影。

3.形象重塑机制

一是外部信息,就是社会公众对高校的积极和消极评价,不管是哪个方面,高校都应积极勇敢面对,包容异议。二是内部信息,对突发事件进行汇总归纳,并在善后阶段通过微媒体将事件的全过程、高校为之付出的努力以及正常的校园氛围全方位展现给社会公众,让社会公众了解高校,恢复良好形象。

[1]饶为.新媒体传播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传播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6.

[2]滕苏苏.微媒体视阈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9):118-120.

[3]魏本力.虚假信息误导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78-183.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of College Emergencies in the Era of Micro Media

TENG Su-su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 Nantong, Jiangsu 226001, China)

In today's Micro media era, both our knowledge form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re changing, which brings new ideas and challenges to university emergencies. In the era of micro media, effective mechanisms are put forwards from three aspects, that is, previous warning mechanism, middle-term guidance mechanism and upper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eal with emergencies, so as to maintain campus stability and create harmonious campus environment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micro medi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ergencies

2018—04—04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565。

滕苏苏(1983—),女,江苏南通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G647

A

1008—6129(2018)03—0061—03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突发事件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社会公众视阈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