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赢得值法的施工阶段造价问题分析

2018-08-13王崇崇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工期偏差费用

王崇崇,张 克

基于赢得值法的施工阶段造价问题分析

王崇崇1,张 克2

(1.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淮北 235000)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的造价工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为了更好地在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建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文章运用赢得值法分析造价偏差,简要地介绍了我国施工阶段引起造价偏差的原因,并且提供了一些补救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企业降低工程造价提供帮助。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利润,就需要更加重视工程造价的管理,降低工程造价。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

工程造价就是企业为了完成项目建设所需的全部费用。由于工程项目从项目决策到项目完工的过程中耗费的周期长,资金使用量大,而且在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并且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规模,用途和特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会经常发生变更。这些都意味着对造价进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即对工程建造价格进行管理,是企业运用科学、合理的计价规则,对项目建设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合理的估算,以实现控制、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二、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内容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可以把整个过程划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五个阶段。曹静在《探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策略》一文中认为,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建设最重要的部分,是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1]。陈小艳、唐海荣等在《建筑施工阶段影响造价控制的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中认为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中,对施工阶段进行造价管理意义重大[2]。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施工阶段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因此施工阶段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阶段;而且项目的造价工作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所以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

(一)赢得值法概念

施工阶段控制造价成本的关键就是及时关注并分析当前阶段造价成本状况,尽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用赢得值法就可以对项目进行分析,发现项目出现的具体问题。

赢得值法又叫偏差分析方法,是一种综合控制项目进度与成本的有效方法[3]。它通过已完工作的预算值,与已完工作的实际值以及计划工作的预算值相对比,得到进度和费用的偏差,从结果中判断该项目的实际落实情况。

(二)赢得值法的参数

1.计划工作预算成本

计划工作预算成本BCWS(Budgeted Cost for Work Scheduled)是指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在某一阶段要完成的工作并且根据预算单价算出需要的费用。施工进度和预算单价在签订合同时已经明确规定了,所以BCWS在施工过程一般不会轻易变化,可以通过BCWS 判断工作是否按计划完成。BCWS计算方法为:计划工作预算成本=计划工作量×单位预算价格。

2.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

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BCWP(Budgeted Cost for Work Performed)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根据预算单价算出需要的费用。BCWP计算方法为: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已完成工作量×单位预算价格。业主就是按照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拨付工程款给承包商,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就是承包商获得的款项,因此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又被成为赢得值或者挣值。

3.已完成工作实际成本

已完成工作实际成本ACWP(Actual Cost for Work Performed)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完成某项工作实际花费的费用。ACWP计算方法为:已完成工作实际成本=完成工作量×单位实际价格。

4.赢得值法的评价指标

通过计算得知赢得值法的三大参数之后,可以确定赢得值法的评价指标。

(1)费用偏差CV(Cost Variance)

费用偏差(CV)=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BCWP)-已完成工作实际成本(ACWP)。通过计算费用偏差可以确定实际花费有没有超出预算成本,当CV>0,说明BCWP>ACWP ,也就是实际费用没有超出预算费用;当CV<0,说明BCWP

(2)进度偏差SV(Schedule Variance)

进度偏差(SV)=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BCWP)-计划工作预算成本(BCWS)。通过计算进度偏差可以确定工程进度有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当SV>0时,说明BCWP>BCWS,也就是说已完成工作的工期在原定计划内;当SV<0时,说明BCWP>BCWS,这意味着已完成工作的工期超出了原定计划的工期,该工程的进度出现偏差,需要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3)费用绩效指数(CPI)

费用绩效指数(CPI)=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BCWP)/已完成工作实际成本(ACWP)。当CPI>1,说明已完成工作实际成本低于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当CPI<1,说明已完成工作实际成本高于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费用已经超支,需要查找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4)进度绩效指数(SPI)

进度绩效指数(SPI)=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BCWP)/计划工作预算成本(BCWS)。当SPI>1,说明进度超前,实际进度在计划进度预测范围内;当SPI<1,说明进度滞后,出现了影响工期因素,造成了工期延误。

当进度或者费用出现延误超支等情况时,通常采用横道图,表格法或者曲线法来进行偏差分析。通过这三种方法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以及偏差的范围,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哪种方法。

(三)赢得值法在施工阶段控制造价的运用

本文以某传染病房楼扩建工程为例,运用赢得值法对其成本进行控制。2018年2月,该项目开始扩建,进入施工阶段,总工期为120天,该项目成本核算每月月底进行一次。其中,计划预算成本5 873 269元,计划累计进度、工程项目建设时每月的实际成本 ACWP 和实际工程进度均详见表1,

表1 计划与实际进度表

以2月份为时间段,其项目成本和进度情况如表2。

表2 基本参数和指标值

由表2可知,赢得值BCWP为642 631.27,且CV<0,这说明实际花费超出了预算成本,SV<0,说明已完成工作的工期超出了原定计划的工期,实际进度慢于计划进度。造成2月份费用和进度出现偏差的原因是2月份是中国农历新年,大批农民工返乡回家过年,工人数量减少,留下的工人工资需要提高。2月份是特殊月份,待假期结束便可恢复正常。

三、施工阶段引起造价偏差的原因

施工阶段的资金使用量大、建设周期长、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涉及到的人员也很多,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引起造价失控的原因也比较多。施工阶段造价偏差的原因主要有四种,即客观因素、主观因素、设计因素及施工因素[3]。各种具体因素见图1,本文着重对其中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图1 施工阶段引起造价偏差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人工费上涨

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工人每天的各项开支,包括工人工资及各种奖金、补贴。建筑行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进城务工的兴起,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其中大部分劳动力流入到了建筑市场,满足了建筑市场的需求。但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建设,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再加上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各省市纷纷出台文件调整建设工程人工工资单价,建筑行业的低廉的用人成本时代已经结束。

2.材料费上涨

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种原材料、设备、零件以及运输费、保管费和各种损失。由于施工阶段所需的材料众多,材料价格下跌会降低工程造价,材料价格上涨会增加工程造价,材料价格的涨跌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至关重要。材料价格受到供求关系、各地资源分配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

(二)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造成的造价偏差主要指的是业主的原因。由于业主的原因导致投资规划失误、组织不落实、相关的建设手续不齐全、没有及时支付工程价款以及各方关系不协调,这些都会延误工程工期,耽误工程进度,增加工程成本。

(三)设计因素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设计图纸,如果图纸的缺陷在施工阶段才发现,就需要更改设计内容,耽误施工进度;同时如果图纸提供的不及时也会造成工程停工进而影响工期,最终都会造成造价升高。

(四)施工因素

在施工阶段,施工时组织措施不合理、忽视建造质量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以及施工进度安排出现偏差都会引起造价失控。

四、施工阶段造价偏差的补救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引起造价偏差的各种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对造价偏差进行纠正,以贴合原定的造价目标。一般情况下,客观因素引起的造价偏差是无法规避和纠正的;而由施工因素引起的造价偏差只能由施工方自己负责,所以对造价进行纠偏的主要对象是主观因素和设计因素[4]。

所谓纠偏就是采用一些措施和手段把脱离目标的状态拉回正轨,使目标恢复或者保持在正常状态下。通常使用的纠偏措施有实施有效可行的组织管理、经济举措、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

(一)组织管理

实施有效可行的组织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施工工作开始之前,依据项目工作分解法把项目工作分解,并把工作安排到具体个人,构建严谨的组织机构;(2)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做到机构精简、职能明确、权责分明。

(二)经济举措

定时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跟进、处理项目的款项支付问题,杜绝工程款不到位引起的停工耽误工期的情况发生;合理安排资金,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控制人、材、机费用。

(三)技术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窝工现象,尽量做到机械不停歇[5];(2)仔细审查施工进度计划,确保计划科学合理。

(四)合同措施

(1)严格审查工程量变更合同;(2)合理处理合同规定的工期与施工进度计划之间的差异;(3)按照合同规定处理相关索赔事件;(4)尽量实行CM承发包模式,缩短工程建设周期[5]。

五、结语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造价管理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涉及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各个企业要切实落实好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运用好造价管理的四大纠偏措施,避免工程造价出现巨大偏差,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曹静.探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策略[J].江西建材,2017(24).

[2]陈小艳,唐海荣.建筑施工阶段影响造价控制的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

[3][4]施敏洲.赢得值法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6(2).

[5]徐蓉.工程造价管理(第3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268-270.

[6]宋银忠.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如何进行造价管理[J].价值工程,2017(31):89.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Stage Cost Based on Earned Value Management

WANG Chong-chong1,ZHANG Ke2

(1.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2.Huaibei mining(Group)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Huaibei Anhui, 235000, China)

The construction stage cost managemen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engineering cost of the whole project. In order to better control project cost, reduce construction cost and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 in construction stage, this paper uses the Earned Value Management to analyze the cost deviation,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ause of cost deviation in China's construction stage, and provides some remedies. It tries to give some references to the related enterprises to reduce engineering cost.

construction stage;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measure

2018—05—10

王崇崇(1989—),女,安徽宿州人,安徽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TU723.3

A

1008—6129(2018)03—0087—05

猜你喜欢

工期偏差费用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工期优化
关于均数与偏差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
工期
基于最小工期的施工分包商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