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学生主体,追求有效教学

2018-02-26江苏海门市三星小学2261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2期
关键词:套圈平均数解决问题

江苏海门市三星小学(226100)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广大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领会到知识的本质,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打造高效课堂。

一、直达主题,重点突出

利用现实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发现问题的载体已经成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创设情境时,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情绪,又要遵循教学规律,突出教学重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扎实。

例如,在教学“认识平均数”时,教材提供的素材是男、女生比赛套圈的两组数据,由于参与比赛的人数不同,所以学生很容易在“如何比较男、女生的套圈水平”的问题上产生争议,此时,我顺势引导他们对该问题展开深入探究。但在实际活动中,我发现理想与现实还是存在偏差的,我无法掌控学生实际操作的结果。第一次套圈比赛后,男生完胜,女生一个也没套中;在练习之后,学生好不容易收集到有效的数据,但在计算平均数时,计算结果不是整数,以学生的知识水平无法定量这样的平均数。于是我想: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反思之后,再次教学时(在不同的班级教学),我采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学生在电脑课件中玩“射飞镖”的游戏,果然比赛成绩尽在我的掌控之中。这个做法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他们带入了竞争的氛围,又能收集到合理的数据,让学生在认识平均数和计算平均数的时候毫无阻碍。

在上述案例中,我从情感方面入手,创设了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认识了平均数,其学习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突出自主,体现尊重

如果学生没有亲身参与数学活动,而只是靠教师教的话,那么这样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浅层次上。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尝试先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然后再互相交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深刻领悟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圆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都认为圆的大小与其半径或直径有关。我又问:“那么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我让学生先思考“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研究”,学生联想到上节课学习“圆的周长”时的经验,提出“可以找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测量出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或直径,然后通过计算来确定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的想法。还有的学生回想起测量圆的周长时,采用的“化曲为直”的方法,提出“是不是可以将圆的面积转化为我们已知的图形面积来计算”。我肯定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试验。虽然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击败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后,他们对圆的认识更深刻了,最终正确找到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将新知和旧知联系起来,将猜想与实践联系起来,将思想与方法联系起来,在这样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收获的绝不止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立足有效,体现合作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置身事外,应当凸显出“纽带”的作用,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建议,实现高效教学。

例如,在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当学生面对同一个区间内的两个与中点距离相等的位置时,他们发现原来的确定方位的方法不够精确。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提出“可以加入角度”这个想法,因为处于同一区间内的点与中点的连线都和水平线或者垂线有一定的夹角,所以只要量出这个角的大小就可以区分不同的位置。在这样的共识下,学生对量哪个角产生了争议,有的认为应该量出这条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有的认为应该量出这条线与垂线的夹角。这时,我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这种方法能不能解决问题”,他们发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便不再争论,只要大家都采用相同的规则就可以解决问题。

总之,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会让教学设计更合理,让学生的学习更自然、更主动、更深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突出“生本课堂”这一理念,并综合诸多因素,开展高效教学。

猜你喜欢

套圈平均数解决问题
套圈也疯狂
玩“套圈”游戏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大象套圈游戏
不一样的平均数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快乐的节日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