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问
——数学教学的深度追寻

2018-02-26江苏仪征市枣林湾学校211415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2期
关键词:木条周长算式

江苏仪征市枣林湾学校(211415) 钱 萍

数学课堂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融合的场合。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对话,课堂对话离不开高质量的提问和回答。通过课堂对话,学生可以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剖析知识的表皮,发现知识的核心,厘清知识的本质。在当前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急于求成,往往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后,师生对话也就停止了。这样的做法是不妥的,教师应通过适当地追问,引导学生追溯知识的源头,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突破思维的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

一、追问:追溯知识源头

在教学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追问,引导学生追溯知识的源头。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知识中蕴涵的思想和方法,才能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知识内涵,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教师先让学生用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并思考:可以摆成几种长方体?学生操作后,交流长方体的摆法:(1)可以摆成长12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2)可以摆成长6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3)可以摆成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4)可以摆成长3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追问:“长方体的体积可以怎样计算?”学生经过探讨该问题,最后可明确:每行的个数×行数×层数=总个数,总个数×单个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接着,教师让学生用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一个体积大于12立方厘米的长方体,并追问:“算长方体时要知道什么因素?”学生回答:“长方体的长、宽、高。”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教师在丰富学生感知经验的同时,利用追问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从知识源头理解概念,实现操作经验与抽象经验的有机融合。

二、追问:明晰错误原因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经验和思维水平都不足,因此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片面的,有时甚至会造成错误。对此,教师要通过及时追问,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出示一道习题: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其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学生列出算式:周长=4×4=16(厘米),面积=4×4=16(平方厘米)。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教师追问:“16厘米=16平方厘米,这个说法正确吗?”学生答:“列式都是4×4=16。”教师继续追问:“16厘米表示的是什么?16平方厘米表示的是什么?”学生答:“16厘米表示的是周长,16平方厘米表示的是面积。”教师接着问:“周长算式的含义是什么?面积算式的含义又是什么?”学生答:“周长算式的含义是4条边长为4厘米的边相加;面积算式的含义是边长乘边长,求的是正方形的面积。”学生由此明白:16厘米表示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度;16平方厘米表示四条边围成的平面大小。因此,周长和面积是两个单位不同的量,无法进行比较。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追问纠错,引导学生从认知出发,分析出错原因,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理性的内省中不断提升。

三、追问:突破思维障碍

当学生受原有知识的影响出现思维混乱时,教师需要及时展开追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数学思考,以实现新旧知识间的迁移。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教师出示一道题目:有两根一样长的木条,第一根用掉米,第二根用掉,哪一根木条用得多?学生都认为两根木条用掉的长度相同。这时,教师追问:“要求哪一根木条用得多,实际上就是要比较什么因素?”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解题的关键是把木条的长度分为大于1米、等于1米和小于1米三类情况进行分析。教师追问:“为什么分为三类情况来分析?”学生答:“第一根木条用掉米是确定的,第二根木条用掉的长度是木条长度×,需要比较‘木条长度×’和‘米’的长短。”教师继续追问:“如何比较这两者?”学生答:“木条的长度是1米,则两者相等;木条的长度小于1米,则第一根木条用得多;木条的长度大于1米,则第二根木条用得多。”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追问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使他们学会全面思考问题,这不仅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品质。

综上所述,恰到好处的追问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不断地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木条周长算式
小小的疑问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钉铁钉
巧算周长
精巧的孔明锁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